-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同颗粒级配滑坡碎屑流等效冲击力及作用位置分布研究-山地学报
36卷第5期740~749页 山 地 学 报 Vol36,No5pp740~749
2018年10月 MOUNTAINRESEARCH Oct,2018
文章编号:1008-2786-(2018)5-740-10
DOI:1016089/j.cnki.1008-2786.000370
不同颗粒级配滑坡碎屑流等效冲击力
及作用位置分布研究
1 1,2 3
李天话 ,樊晓一 ,姜元俊
(1.西南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四川 绵阳621010;2.工程材料与结构冲击振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 绵阳621000;
3.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610041)
摘 要:滑坡碎屑流的冲击是一个持续的,由大量粗细不均匀的碎屑岩粒及粗大块石共同作用的复杂力学冲击过
程,冲击压力的大小和分布范围呈现一定的规律变化。以室内物理模型试验的数据为依据,运用三维离散元素法,
提出滑体等效冲击力和等效冲击作用位置,探讨不同级配条件下,滑坡碎屑流冲击力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滑体
冲击挡墙的过程可划分为动态冲击阶段和准静态堆积阶段。动态冲击过程中,滑体细颗粒组分摩擦耗能显著,导
致滑体冲击力及其作用高度减小;粒径为20mm及以上粗颗粒间的碰撞作用促进了滑体内部的能量传递,导致滑
体冲击力及作用高度增加,峰值冲击力呈分散性分布,峰值冲击力沿竖直高度方向的集中趋势不显著。准静态堆
积阶段,挡墙所受接触力主要为后续滑体颗粒冲击能量的碰撞传递及重力分量的累积。滑坡碎屑流滑动带两侧场
地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滑体等效冲击力的水平分布位置主要集中于迎流面中轴线附近,受颗粒级配条件影响
较小。
关键词:滑坡碎屑流;离散元素法;颗粒级配;冲击力分布
中图分类号:P642.22 文献标志码:A
受场地条件及滑体岩性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滑 滑体冲击作用影响显著;而高速流动的细粒组分,在
坡碎屑流运动过程中,岩体破碎程度不同,导致其堆 上部滑体物质的压力下有利于滑动面颗粒液化效应
积体的粒度组成差异较大。华蓥山溪口滑坡碎屑流 的形成[5],影响着滑体的致灾范围。由此可见,确
由粉质粘土和粒径数厘米到数十厘米的碎块石组 定颗粒级配对滑坡碎屑流冲击作用的影响,对山区
[1]
成 ;头寨沟滑坡碎屑流堆积体主要为8~64mm 建筑结构设计及滑坡碎屑流冲击灾害的规划防治工
[2,3]
强-中风化玄武岩碎屑 ;汶川地震诱发的牛圈 作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沟滑坡主沟中堆积碎块石粒径一般为数厘米至十余 现有研究多关注滑坡碎屑流运动机制及冲击作
厘米,数十厘米及以上者较少,而谢家店子滑坡碎屑 用的影响因素,认为滑坡碎屑流的速度和运动距离
流堆积体含大量数十厘米至数米的大块石,十余米 等运动特征决定着滑体的致灾程度[6-8],而这些运
[4]
长的巨石零星展布 。滑坡碎屑流运动过程中,粗 动特征又同时受控于斜坡高度、坡度等坡体因
[6,9] [10]
大颗粒的碰撞作用有利于块体之间的能量传递,对 素 ,坡脚约束角、场地类型等场地条件 以及碎
收稿日期(Receiveddate):2017-12-20;改回日期(Accepteddate):2018-09-01
基金项目(Foundationitem):国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