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六朝的朝服葬-北京大学人文学部.PDF

东汉六朝的朝服葬-北京大学人文学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汉六朝的朝服葬-北京大学人文学部

东汉、六朝的朝服葬 韦 正(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 朝服指封建官员朝觐、朝会等政务场合 湖南零陵东门外汉墓是东汉早期的长方形单 所穿着的正式服装,相当于通常所说的官服。 室砖墓,在棺木的范围内发现玉剑具等随葬 朝服葬指大殓时穿朝服人棺下葬。 品。玉具剑是一种仪剑,用于朝会等正式场 东汉之前,朝服葬文献记载阙如,西汉早 合,晋《书 ·舆服志》日:“汉制,自天子至于百 期的长沙马王堆一号墓、西汉晚期的山西阳 官,无不佩剑,其后唯朝带剑。晋代始代之以 高古城堡 12和 15号墓墓主均为官吏,尸体 木,贵者犹用玉首。”江苏邗江甘泉老虎墩汉 皆用丝织品包裹,并缚以丝带。汉武帝时的杨 墓是东汉中期的双室砖墓,出土了玉具剑、玉 王孙叙述当时的丧葬仪式时说:裹“以币帛, 环和 “宜子孙”铭小玉璧等。玉环和 “宜子孙” 鬲以棺椁,支体络束……”n西汉仍然保持着 铭小玉璧可能是组玉佩的构件。洛阳东关夹 上古绞扎尸体的传统,所以东汉之前实行朝 马营汉墓是东汉晚期的多室砖墓,出土了玉 服葬的可能性很小旺】。隋唐以降,国家明令实 带扣等。玉带扣长8.5、宽4.3 5.6厘米,表 行朝服葬,考古发现与之相符。惟东汉、六 面浮雕双龙纹,是一件实用器(图一 :1)。上 朝情况不甚明了。法令式的记载仅见于 续《汉 海博物馆收藏的类似的一件刻有 御“府造白 书 ·礼仪志下》,其文日:“宜自佐使以上达, 玉衮带鲜卑头”铭文。王光墓一椁三棺,墓主 大敛皆以朝服。”其他都是皇帝赐予重臣朝服 是乐浪太守掾王光及其夫人。王光的头部有 以葬的零星记载。这个时期朝服葬是否为普 冠帽、冠缨,脚部有鞋履。王盱墓一椁四棺,墓 遍现象,仅从文字记载难以澄清。但在已经发 主是乐浪郡五官掾王盱及其家属。王盱头部 掘的墓葬中,经常出土一些朝服用品。这些墓 有漆纱冠、冠缨,东棺死者身着丝织类衣服, 主多不可考,偶见于史籍者也不见赐予朝服。 侧棺死者脚穿漆履。王光、王盱墓死者均着盛 据此,可以有把握地说,东汉、六朝时期,朝服 装,无捆扎现象,与马王堆和阳高汉墓形成鲜 葬当为普遍现象。 明对比。 三国的墓葬发现较少,无可以推定为朝 一 朝服葬墓例举隅 服葬者。 1.东汉三国时期 2.两晋、十六国时期 可推定为朝服葬的东汉墓葬有湖南零陵 可推定为朝服葬的西晋墓葬有洛阳徐美 东Iq~l-汉墓、江苏邗江甘泉老虎墩汉墓、洛阳 人墓、洛阳1957年3053号墓和湖南安乡刘 东关夹马营汉墓、乐浪王光墓和王盱墓等…。 弘墓等H】。洛阳徐美人墓是近方形单室砖墓, 口东汉、六朝的朝服葬 尸骨上和周围出土了卷云形玉佩、梯形玉佩、 心形佩、小玉璧、玉璜、玉珠、玉带钩、玉剑具 等(图一 :7、8),高崧夫人谢氏的头部和身上 出土了许多金饰物(图二 :8)。南京吕家山6 号墓中出土了蝉纹山形金饰(图二 :1)、组玉 佩等。组玉佩的形式略同高崧墓。这两座墓是 典型的朝服葬,可作为判断其他墓葬是否为 朝服葬的标准。南京大学北园东晋墓是带侧 室的单室砖墓,出土了桃形金片、3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