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介绍-宇航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介绍-宇航学报

第 19 卷 第 2 期 宇 航 学 报 V o l. 19 N o. 2 1998 年 4 月 JOURNAL OF ASTRONAUTICS A p r. 1998 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介绍 贾晓光 陶 融  周志权 (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150001)   摘 要 本文论述了对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发展的需求及其关键技术, 介绍了多媒体卫星 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并对西方特别是美国正在计划和设计中的多媒体卫星系统的基本概况做 了较详细的介绍。 主题词 通信卫星系统 多媒体 M UL T IM ED IA SATELL ITE TEL ECOMM UN ICAT ION SY STEM S J ia X iaoguang T ao Rong  Zhou Zh iquan ( · ·150001) H arbin Institute of T echno logy H arbin   Abstract T he concep t, requirem ents and techno logies fo r m ultim edia satellite telecomm u nication system s are described, and current p lanning of these system s are summ arized     Key words T elecomm unication satellite M ultim edia 1 引言 通信卫星系统发展始于六十年代, 原仅为语音通信, 以CC IT T 规定的四千赫兹为频带 宽度。七十年代开始设计传播电视的宽频传输, 以调频方式传送, 每一台节目需三十六兆 赫, 每一转发器只能传送一套节目, 所需地面天线直径要三十米。近年来数字压缩技术日 益发展, 目前的 2 已可将一套电视节目压缩至三兆比特传输。并且卫星上的电能也 M PEG 从一千瓦猛增至一万瓦, 从而使卫星的传输能力大大提高, 地面接收系统天线直径已可小 到半米左右, 宽频卫星通信的技术已经成熟, 可以成为信息高速公路所必需的高速大容量 和交互式的通信途径。 多媒体系统包括语音、数据、图象和视象的处理和传送, 需要的传输速率从二千比特 本文于 1997 年 6 月 25 日收到 哈尔滨工业大学顾问教授,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卫星通信首席科学家 A djunct P rofesso r of H arbin Institute of T echno logy and Ch ief Scientist of L ockheed M artin T elecomm unications 92 宇航学报 第 19 卷 到十几兆比特, 能用于个人电脑。目前PC 机之间的通信主要是靠普通的电话线路, 频宽仅 有两三万比特左右, 不足以做视象的传输。可是视象又是多媒体的主要功能, 因此目前的 电话网无法满足多媒体系统的要求。虽然能满足宽带传输的光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