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内容 一、概述 1. 产生条件 2.分子振动方程(经典力学) 3.分子振动的形式 4. 红外光谱的吸收强度 二、红外光谱的特征性和基团吸收 物质的红外光谱是其分子结构的反映,谱图中的吸收峰与分子中各基团的振动形式相对应。多原子分子的红外光谱与其结构的关系,一般是通过实验手段获得。即通过比较大量已知化合物的红外光谱,从中总结出各种基团的吸收规律。 实验表明,组成分子的各种基团,如O-H、N-H、C-H、C=C、C=O和C?C等,都有自己的特定的红外吸收区域,分子的其它部分对其吸收位置影响较小。通常把这种能代表基团存在、并有较高强度的吸收谱带称为基团频率,其所在的位置一般又称为特征吸收峰。 常见的化学基团在4000-670cm-1 范围内有特征基团频率。通常将该区域分为四个部分: 1. X-H 伸缩振动区:4000-2500cm-1 X=O,C,S,N 2. 叁键和累积双键区:2500-1900cm-1 -C≡C-, -C≡N, -C=C=C-,-C=C=O, -N=C=O 等反对称伸缩 3.双键伸缩区: 1900-1200cm-1, -C=C- ,C=O, C=N, -NO2 等伸缩振动和芳香环的骨架振动。 4. X-Y 伸缩振动及X-H 变形振动 1650cm-1 主要包括 C-H, N-H 变形振动,C-O, C-X 伸缩振动以及C-C 单键骨架振动。 X-H 伸缩振动区4000-2500cm-1 N-H 伸缩振动吸收 3500-3100cm-1 S-H stretching vibration C-H stretching vibration 环烷烃 Unsaturated C-H 3000cm-1 ΞC-H 2. 叁键和累积双键(2500-1900cm-1) 3.双键伸缩区(1900-1200cm-1) 单核芳烃 C=O 的伸缩振动 4 X-Y 伸缩振动及 X-H 变形振动 (1650cm-1) 影响基团位移的因素 化学键的振动受与其相邻的基团的影响,有时还受到溶剂,测定条件的影响。 引起基团频率位移的因素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试剂状态,测试条件的不同以及溶剂极性的影响都会引起频率位移。一般气态伸缩振动最高,非极性溶剂的稀溶液次之,液态或固态的振动最低。 同一化合物的气、液、固态光谱有较大差异,查阅时应注意。 (2)氢键效应 (3)振动耦合 Fermi共振 8 红外光谱的定性分析 9.红外光谱定量分析 红外光谱的定量分析是根据组分的吸收峰的强度来进行。 理论依据:朗伯-比尔定律 优点:具有较多峰供选择 缺陷:灵敏度较UV低,且反射和散射都会产生辐射损失。 10 红外光谱仪 11.傅立叶红外光谱仪 12.试样的处理和制备 Ph-CH2NH-Ph的红外光谱 υNH在3419cm-1, υC-N 1329cm-1 3.5.15 硝基化合物 (1) 有两个很强的吸收带,分别为 和 。 脂肪族中, 1565~1545cm-1; 1385~1350cm-1 芳香族中: 1550~1500cm-1, 1365~1290cm-1 (2) 受共轭基团的影响较大,对位有给电子取代基的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 较低。 如p-NH2-Ph-NO2中 1475cm-1, 1310cm-1。 间二硝基苯的红外光谱 1535为 , 1355为 内部因素: (1)电子效应:包括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和偶极场效应,它们都是由于化学键的电子分布不均匀而引起。 a. 诱导效应:由于取代基具有不同的电负性,通过静电诱导作用,引起分子中电子分布的变化,从而引起键力常数的变化,改变了基团的特征频率,这种效应称为诱导效应(I 效应)。 (2)共轭效应(C效应) 共轭效应使共轭体系中的电子云密度平均化,结果使原来的双键略有伸长(即电子云密度降低)、力常数减小,使其吸收频率向低波数方向移动。例如酮的c=o,因与苯环共扼而使c=o的力常数减小,振动频率降低。 (3)中介效应(M效应) 当含有孤对电子的原子(O、S、N等)与具有多重键的原子相连时,也可起类似的共轭作用,称为中介效应。 例如:酰胺中的C=O因氮原子的共轭作用,使C=O上的电子云更移向氧原子,C=O双键的电子云密度平均化,造成C=O键的力常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农村供水管网改造工程.docx VIP
-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基础知识过关练习()_4.docx VIP
- LM6000PD燃机规程.doc
- 2025年河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考试(有线广播电视机务员·高级技师/一级)(综合评审技能.docx VIP
- 无人机考试题库100道附答案.docx VIP
-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基础知识过关练习(含答案).pdf VIP
- 严重骨盆骨折的急救处理.pptx VIP
- 二《简单相信,傻傻坚持》课件(共33张PPT)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pptx VIP
-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专项复习基础知识常用歇后语练习(共27张PPT).ppt VIP
- 2025年全国工会系统经审业务技能大赛“工会经审知识达人”线上闯关答题试题库-下(多选、判断题汇总).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