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变革中的多支柱养老金制度1990-2011-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PDF

变革中的多支柱养老金制度1990-2011-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变革中的多支柱养老金制度 (1990-2011 ) Robert Holzmann,高庆波编译1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养老金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在智利模式的影响下,尤其是在 1994 年世界银行多支柱理论的影响下,从1988 年到2008 年,全世界共有29 个国家先后建 立了强制性个人账户制度(第二支柱),在当时的专家看来,这种养老金从公共部门向私人 部门转移的变革,前景是清晰而明确的,直到金融危机的爆发。在金融冲击的影响下,在全 球范围内,展开了对这种变革的反思。 关于养老金制度变革的反思主要集中于三种关系的探讨上:一是养老金制度的核心目标 (如脆弱老年人保护);二是变动中的制度需求(如人口老龄化与提高退休年龄);三是制度 变革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如资本市场风险、投资收益率以及财政赤字等)。这种反思已经导 致了若干国家的制度变革:如阿根廷、匈牙利和斯洛伐克,他们都对个人账户制度进行了改 革。但是,反思并不是彻底的拒绝了固定缴费制(DC,又称个人账户制),反思促进了技术 2 与方法的进步,比如名义账户制(NDC)的出现。 一、目标与变革的需要 评估养老金制度——如什么才是好的养老金制度,以及为什么当前的养老金制度需要变 革的影响因素正在发生着改变。其中一些养老金制度基本目标,如减贫与平滑消费始终未曾 改变,但是另外一些因素正在变革,其中有四个主要因素的变化正在影响着当前养老金制度 的变革与反思。 一是养老金制度更聚焦于老年人基本收入保障。制度变革所导致的对脆弱老年人群体保 障不力现象,引发了对过往养老金制度的变革的不满。在新兴国家,系统性的制度变革提升 了缴费与养老金收入的关联性,但这一举措降低了非正规就业部门参与养老金制度的可能性。 拉美十八国数据显示,养老金制度的覆盖率低于整个劳动力市场的30%,尤其是在1990 年 到2000 年的十年中,该数据是逐渐下降的。在另外一些覆盖率较高的国家 (OECD ),覆盖 率以缴费密度下降这样一种形式在事实上逐步萎缩,非正规就业与劳动力流动是导致这一现 象的两大成因。 二是关于老龄化的认知更加深刻。在高收入国家中,政客和个人终于开始认识到了老龄 化的挑战。尽管老龄化并不是一个新的问题,人均预期寿命延长、死亡率下降,从而导致老 年人口依赖系数不断上升,但这在很长的是时间中,并不为公众和政客们所正视,那时普遍 的错误认识是,高额的基金回报率可以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直到最近,各界才认识到,人 口老龄化不是短期的财政问题,而是劳动力市场和整个社会的问题。这对于所有的现收现付 与个人账户养老金制度都是一样的。各界也认识到,要解决这一问题,不能留待后世,提高 缴费率或者降低待遇水平都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方法,延迟退休年龄是看起来唯一自然的 1 Robert Holzmann, Global pension systems and their reform: Worldwide drivers, trends and challenges, Inter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Review, Vol.66,2013 高庆波:博士,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执行研究员,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张自忠路3 号拉丁美洲研 究所,邮编:100007。 2 DC 为缴费确定制(也被称为个人账户制),NDC 名义固定缴费制(名义个人账户制),后文将出现的DB 为待遇确定制,NDB 为名义待遇确定制;FDB 与FDC 中的F 指的是财政补贴。 解决方式。因而,欧盟与OECD 成员国关于提升延迟退休年龄激励性的变革层出不穷。 三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始于2008 年的金融危机,对养老金制度变革影响重大。这 里有三点尤为突出:一是金融危机之后,养老基金资产的大幅缩水带来的影响。这使得各界 意识到,一定要阻止可能出现的退休金与财政暴跌;二是金融危机的结果,使得通过财政预 算建立基于财政的新的养老金支柱的成本更加高昂且不易实现,欧洲国家财政现金流问题至 今让人记忆犹新;三是资产价格下降导致了资产池配置发生了系统性的变革,低风险以及更 具弹性的配置更加受到青睐。 四是资产收益率的影响。90 年代以来曾经存在的高额资产回报率,在21 世纪互联网泡 沫破灭之后开始承受压力,到了2008 年,获取收益变得更加困难。资本市场的普遍萎缩, 使得各界开始讨论“零风险”或许根本就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