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TB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 2004— 2002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 更改办法
2002— 02— 09发布 2002— 07— 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
前 言
本标准是对TB/T2004— 1987《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的更改办法》的修订。此次修订,参照了
GB/T17825.6— 1999《CAD 文件管理 更改规则》的规定。在保留 TB/T2004— 1987 中已被实践证
明行之有效的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引用标准的内容、CAD 文件(包括 CAD图样和 CAD设计文件)的
更改要求;
补充了更改方法和“更改通知单”格式等方面的内容。
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从 2002年 7月 1日起实施,同时代替 TB/T2004— 1987。
本标准由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永济电机厂、长春客车厂、齐齐哈尔铁路车辆(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株洲电力机车厂、通号总公司西安器材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刘学峰、黄国杰、裴燕斌、吕月红、袁子良、姜里芝。
本标准于 1988年 1月首次发布,2002年第一次修订。
1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 更改办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铁道产品图样和设计文件,包括 CAD图样及设计文件(以下简称图样及文件)的更
改原则、更改方法、更改程序与更改管理等。
本标准适用于铁道产品图样及文件的更改。其他产品图样及文件的更改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
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7825.6— 1999 CAD文件管理 更改规则
GB/T 17825.7— 1999 CAD文件管理签署规则
3. 更改原则
3.1.图样及文件的更改必须按技术责任制的规定履行签字手续后,方可进行。
3.2. 在更改图样及文件时,对于具有同一代号不同存储介质的图样及文件,均应进行相应的更改,
以保证相关图样及文件的协调一致。
3.3.图样及文件的更改,不应降低产品质量,不应违背有关标准和规定,更改后的图样及文件应
正确、完整、统一、清晰。应保留更改前的原图样及文件,以便有据可查。
4. 更改方法
本标准规定的更改方法主要分为划改和刮改(或洗改、删改)两种。
4.1. 更改标记
4.1.1. 更改标记用带圈的小写拉丁字母表示,但字母 i、l和 o不宜使用。更改标记有两种表达形
式:
a) 不标出更改处数:同一次更改时,不论更改几处,都用相同的带圈的小写拉丁字母表示,
如第一次更改用○a ,第二次更改用○b ,依次类推;
b)标出更改处数:用带圈的小写拉丁字母及阿拉伯数字脚注表示更改次数及处数,如第一次
更改用○a1、○a2? ,第二次用○b1、○b2? ,依次类推。
上述两种更改标记的表达形式在一张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上只能采用一种。
4.1.2.标记编排
每张图样或文件一般单独编排更改标记;当同一代号的图样或文件由多张组成并且仅一张具有
更改区时,可编排同一更改标记。
2
4.2. 划改
4.2.1. 文字和数字的更改
将图样或文件上需要更改的内容用细实线划去,被划去部分应能清楚地看出更改前的内容,然
后填写新的内容,同时在更改部位附近注出更改标记。如图1所示。
4.2.2.视图及图形符号的更改
在需要更改的视图或图形符号上用细实线画一“X”,以表示该视图或图形符号被取消。被划部
分应能清楚地看出更改前的内容,一般在其附近空白处画上新改的视图或图形符号,同时在更改部
位附近注出更改标记。其更改形式如下:
a)简单更改:图样进行简单更改时,可直接在视图上更改。如图2 所示一轴类零件的移出剖
画被取消,图3所示一板类零件图形及尺寸的更改。
图2图3
b) 复杂更改:图样进行较复杂的更改时,应用细实线圈出需要更改范围,并在圈内画一细实
线“×”,同时在更改部位附近注出更改标记。一般在附近空白处绘出更改后的局部视图,更改后
的视图应用细实线圈上,同时在其近旁标出更改标记。如图4所示。
图
3
4
c)对于图形上有“×”形的符号要素,例如信号灯,在更改时应注意使其两种“×”形在位
置和大小上有所区别。如图5所示信号灯更改为报警器;图6所示电阻更改为电容。
d)电气接线图和管路图有较小更改时,可参照上述示例更改。
4.2.3. CAD文件的更改
4.2.3.1. 按 GB/T 17825.6规定增加更改层(一般用第 15层)。
4.2.3.2. 将需要更改的部分删除,存人更改层。关闭此层,则该层内容既不显示,也不被绘制出
来。
4.2.3.3.输入新内容,按本标准 4.1的规定,在更改部位附近注出更改标记,如图7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TBT1742-2011 机车、动车用柴油机零部件 球墨铸铁曲轴(完整版).doc
- TBT1756-2004 铁路常用金属电刷镀通用技术条件(完整版).doc
- TBT1759-2003 铁道客车配线布线规则(完整版).doc
- TBT1760-2005 铁道客车门锁(完整版).doc
- TBT1778-2010 钢轨伤损分类(完整版).doc
- TBT1781-2004 混凝土枕用轨下调高垫板技术条件(完整版).doc
- TBT1804-2009 铁路客车空调机组(完整版).doc
- TBT1806-2006 铁道客车车体静强度试验方法(完整版).doc
- TBT1807-2002 货车车体静强度试验方法(完整版).doc
- TBT1817-2006 机车、动车用柴油机零部件 气门(完整版).doc
- TBT2007-2015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用绝缘子选用导则(完整版).doc
- TBT2026-2004 HF-25系列防护盒(完整版).doc
- TBT2029-2005 铁路人工话务系统设备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完整版).doc
- TBT2033-2003 轨道平车通用技术条件(完整版).doc
- TBT2048-2004 13号车钩段修样板(完整版).doc
- TBT2053-2004 列检电动脱轨器及信号防护装置安装设计技术条件(完整版).doc
- TBT2056-2007 电力机车制动机技术条件(完整版).doc
- TBT2073-201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技术条件(完整版).doc
- TBT2074-201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试验方法(完整版).doc
- TBT2075-201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第1-3部分)(完整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