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 地下水
groundwater
一、概念:
㈠地下水:岩(土)的孔隙和裂缝中的水。
㈡地下水的不良作用:
⒈使岩(土)体强度、稳定性降低,产生不良地质现象。
ex:滑坡、溶蚀、潜蚀、地基沉陷、冻胀、翻浆等,造成工程危害。
⒉含过多的侵蚀性化学成分(如:CO3-、SO4--、Cl-等),对混凝土等地下结构产生危害。
㈢地下水的来源:渗透水、凝结水、原生水、封存水
㈣地下水的存在状态:气态、液态(含吸着水、薄膜水、毛细水、重力水)、固态水
㈤地下水的形成条件:地质、气候、地貌、人为
二、地下水的类型:
按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分为:
①上层滞水(perched water)
②潜水(phreatic water)
③承压水(confined water)
裂隙水——fissure water
1、上层滞水(如图5-2所示):
在包气带(未饱和带aeration zone)内局部隔水层(impervious layer)上形成的饱和带水(空隙充满水)。
上层滞水特征:
①位于浅地表处
②范围不大
③水位不稳定。
上层滞水受气候影响,变化幅度比较大,给设计、施工造成一定困难。
2、潜水(如图5-2所示):
地表下面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存在于:
①第四纪堆积物孔隙—孔隙潜水;
②出露地表基岩裂隙—裂隙潜水;
③溶洞——岩溶潜水。
⑴潜水特征:
①补给(recharge)来源:降水、地表水渗入,或受承压水补给(如图5-5所示);
②埋深、含水层厚度受气候、地形、地质条件(岩性、切削)影响;
③排泄方式:
垂直排泄—蒸发。平原、河流下游以此为主。
水平排泄—径流(runoff)补给相邻含水层或出露地表补给地表水。山区、河流中上游,埋深大,径流、排泄条件—与地形切削程度、含水层岩性、气候有关,坡陡、切削程度高,则条件好。
⑵等水位线图(如图5-3所示):类似等高线图。注意流向
3、承压水(如图5-6所示):
水源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无自由水面)的含水层中承受水压力(可自流)的地下水。
⑴形成:向斜或单斜地质构造
有承压水的向斜构造—称为承压盆地或自流盆地。
有承压水的单斜构造—称为承压斜地或自流斜地。
一般可分为三区:
①补给区—含水层出露地表处;
②承压区—中部;
③排泄区—补给潜水、河流或泉涌。
概念:
①承压水位——自由上升的高度;
②承压水头(水位至含水层顶板距离):正水头—地面上;负水头—地表下。
⑵补给、排泄特征:
①补给区:含水层(来源于降水、河流、潜水)出露地表处,受降水、地表水补给,此区远小于分布区;
②受气候等因素影响较小,水量变化不大,不易蒸发,水体比较稳定;
③向潜水、河谷、断层排泄。
**当承压水穿透上覆隔水层时,容易发生大量涌水(突水),造成工程施工困难。
4、裂隙水:埋藏于基岩裂缝中的地下水。
⑴埋藏类型:
①面状裂隙水——埋藏在基岩表层的风化裂隙中,即风化裂隙水。无方向性。其含水性和透水性由岩石风化程度、风化层物质组成决定。
②层状裂隙水——埋藏在成岩、构造裂隙中的地下水,具有方向性。在不同部位和方向上,其透水、涌水不均一(因裂隙密度、张开度、连通性差异)。
③脉状裂隙水——埋藏于构造裂隙(断层、破碎带)中。
对于构造裂隙水,因构造裂隙发育具有方向性,其裂隙岩石的导水性呈明显的各向异性,即在某些方向上导水性强,水力联系好,为地下水径流的通道。其余方向上裂隙闭合,导水性差,径流不通畅。
⑵脉状裂隙水特征:
①沿断裂带呈脉状分布,长度、深度比较大,且具有一定方向性。
②可穿切不同年代、不同岩性的地层和构造部位,水体分布不均匀。
③水量丰富,容易发生突涌事故。
三、涌水量计算
计算依据:达西(Darcy)公式——
v=KI
v——流速
K——渗透系数
I——水力梯度
常见涌水量计算:
①渗沟
②潜水井
③基坑
(一)渗沟:
水平排除地下水的构造物。包括完整渗沟(穿过含水层)和不完整渗沟(沟底位于含水层内)
1、完整渗沟
2、不完整渗沟
(二)潜水井(如图5-11所示)
完整井的裘布依公式——
(三)基坑
采用大井法,将基坑假定为圆形大井,用引用影响半径R0代替影响半径R,即R0=R+r0
当基坑长宽比≤2.5时,引用半径r0为:
当基坑长宽比>2.5时,引用半径r0为:
等代大井法的计算公式为:
符号同前。
四、地下水的不良作用
㈠潜蚀:
地下水流在一定的水力梯度下产生比较大的动水压力,冲刷、挟走岩(土)中细小颗粒或溶蚀岩(土)体,使其内孔隙逐渐增大,形成洞穴,导致岩土结构松散或破坏,产生地裂缝、塌陷等,影响工程稳定。
1、潜蚀作用:
(1)机械潜蚀:如搬运等
(2)化学潜蚀:如溶蚀等
2、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急性胰腺炎急救护理措施.pptx
- 老年人跌倒风险综合管理专家共识PPT.docx VIP
- 2024-2025学年高中音乐必修《歌唱》人音版(2019)教学设计合集.docx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精品推荐)..doc VIP
- 2025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检验检测院(第二批)招聘编外聘用人员5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FAN-045 37#地块 电梯井施工操作架搭设 及安全防护方案 终.doc VIP
- 《油气管道安全管理》课件.ppt VIP
-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pptx
- GJ B-360B-2009 电子及电气元件试验方法.pdf VIP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第2版) 茆诗松全套PPT课件.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