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下)14复习思考题解答.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习思考题解答 A.下列各组形声字的声符相同而中古以后声母不同,试指出其原因。 撥廢 匙提 桶俑 褥耨 惑域 揉猱 赏棠 油笛 扮纷 燈橙 撥廢:古无轻唇音。 匙提:古无舌上音,古人多舌音。 桶俑:喻四归定。 褥耨:娘日归泥。 惑域:喻三归匣。 揉猱:娘日归泥。 赏棠:古无舌上音,古人多舌音。 油笛:喻四归定。 扮纷:古无轻唇音。 燈橙:古无舌上音,古人多舌音。 B.下列上古双声词语中古以后不再是双声,试指出其原因。 蝙蝠 池塘 纷披 长大 匍匐 雕琢 蝙蝠(帮):古无轻唇音。 池塘(定):古无舌上音,古人多舌音。 纷披(滂):古无轻唇音。 长大(定):古无舌上音,古人多舌音。 匍匐(并):古无轻唇音。 雕琢(端):古无舌上音,古人多舌音。 C.用中古音四声到现代汉语普通话四声的演变规律,解释为什么中古音四个声调的代表字“平、上、去、入”在普通话中只分属阳平和去声两个调类。 (提示:“平”为并母字,“上”为禅母字,“去”为 溪母字,“入”为日母字)。 现代汉语普通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中古四声演变到现代汉语普通话四声,有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四声三条规律: 1)平分阴阳:指中古的平声到现代普通话里分化为阴平和阳平两类。其分化的条件是声母的清浊,即古平声清声母变为阴平,古平声浊声母变为阳平。 2)浊上变去:指中古的全浊声母的上声字,到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声调变为去声;而次浊声母的上声字声调不变。 3)入派四声:指现代汉语普通话里没有入声,古代入声已经消失,分别派入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中去了。分派的规律是古全浊声母入声字的声调变为阳平,次浊声母入声字的声调变为去声,清声母入声字的声调变为上声。 根据提示和三十六字母表(见教材1049页)可知: “平”中古是全浊声母并母字,因为平分阴阳:中古的平声到现代普通话里分化为阴平和阳平两类,古平声浊声母变为阳平,所以今读阳平。 “上”中古是全浊声母禅母字,因为浊上变去:中古的全浊声母的上声字,到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声调变为去声,所以今读去声。 “去”中古是次清声母溪母字,因为去声不变:中古的去声字不分清浊,到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声调一律读去声,所以今读去声。 “入”中古是次浊声母日母字,因为入派四声:现代汉语普通话里没有入声,古代入声已经消失,分别派入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中去了。按分派的规律次浊声母入声字的声调变为去声,所以今读去声。 这样一来,中古音四个声调的代表字“平、上、去、入”,在普通话中便只分属阳平和去声两个调类。 第八章完 第九章 诗词格律 中国古代诗歌格律概说 近体诗的格律 古体诗概说 词的格律 第一节 中国古代诗歌格律概说 《诗经》 《楚辞》 汉魏六朝诗 唐以后的近体诗和古体诗 一.《诗经》 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集,是先秦黄河流域诗歌的总汇。 1.诗句 以四言为主;句式一般为“二二”,即全句的节奏是二字加二字,以二字为一音步,一句两顿,偶有“一三”的句式。 例如《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用韵形式 多种多样,就韵在句中的位置而言有句尾和句中韵两种形式。 A.句尾韵 韵用在句尾,即把同韵的字放在句子的最末一字的位置上,习惯上叫韵脚,这个字叫韵脚字。 例如: 《卫风·氓》的第一章“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中“蚩、丝、谋、淇、丘、期、媒、期”为韵脚字,同属之部。 B.句中韵 指句尾是一个虚字(虚词,人称代词),韵落在倒数第二字上,故称句中韵。也有人称之为“变相的句尾韵”、“虚字脚”或“富韵”。 例如: 《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为“之”字脚。“采、有、之”属之部;“掇、捋”属月部;“袺、襭”属质部。 《邶风·北风》第二章“

文档评论(0)

喵咪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