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工布细石混凝土护坡施工工法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和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状况,新建建筑向地上空间发展和向地下空间发展已经相当普遍。目前,各地对深基坑相关的支护设计及施工较为重视,而小于5米或接近5米的基坑支护会从意识上缺少相应的重视程度。随着天津市“宅基地换房”政策的出台,近年来天津市出现一大批占地面积大、基坑深度小于5米(接近5米)的地下室一层停车场。西青小南河村还迁住宅工程项目地下车库占地面积达约1.9万平米,其基坑支护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放坡(系数1.0)+挂网、喷浆的支护方式,基坑支护安全稳定、适用、经济,类似工程施工中值得借鉴。 1、本工法适用于放坡的基坑坡面加固,基坑雨季施工能均化应力,调整沉降、提高边坡稳定性,约束基坑变形。 2、高强合成纤维经编土工格栅强度高、韧性好,与土或碎石咬合力强,耐侵蚀、排水、质轻。 3、本工法能确保坡面不被雨水冲刷腐蚀,将坡面的明水及时排走,确保坡面稳定安全。坡度设置宜在45~60度之间。 4、本工法操作方便,节约人工。 二、作业条件 三、施工工艺 * 前 言 土工布细石混凝土护坡 被雨水冲刷坡面 一、工法特点 挂土工布 人工修坡面清理虚土 1、基坑降水面保持在操作面500mm以下。 2、基坑土方分层开挖完毕,坡面平整,坡面虚土清理完毕。 3、坡顶平直,且坡顶部位须设散水坡度。 / 160 22.5 粉质粘土 上更新统第三组陆相冲击层(Q3cal)第二亚层 7b / 200 37.3 粉砂、粉土 上更新统第三组陆相冲击层(Q3cal)第一亚层 7a / 150 27.1 粉质粘土 -16.00至-19.00~-35.00 上更新统第五组陆相冲积层上更新统第三组陆相冲击层(Q3cal) 6 / 180 31.7 粉土 -14.50~-16.00至-19.00 全新统下组陆相冲积层(Q41al) 5 / 130 35.8 粉土 -1.50~-14.50 4t 弱透水 110 27.3 粉质粘土 -1.50~-14.50 全新统中组海相沉积层(Q42m) 4 微透水 120 22.0 粉质粘土 -0.50~-1.50 全新统上组陆相冲积层(Q43al) 3 不透水 100 23.2 粘土 -0.50以上天然土 新近冲积层(Q43Nal) 2 渗透性 钻孔灌注桩fak(kPa) 内摩擦角φ(度) 岩性 大沽高程(m) 力学分层号 地质概况 1、工艺流程 放线定位→开挖坡面工作面→修整坡面→做灰饼控制坡面厚度→坡面洒水→坡面底层40厚混凝土浇筑→铺设高强合成纤维经编土工格栅→绑扎、固定钢筋钉→坡面面层40厚混凝土→砼面层养护→ 边坡位移监测。 2、坡面施工 基坑开挖过程中与土方队及时协调密切配合,按设计坡比开挖,严禁超挖,及时修坡,保证坡面平整度。 坡面稳定性不好的部位减少每步开挖深度和长度,或先喷射一层细石混凝土后再进行锚喷施工并根据具体情况加导水管。 3、混凝土面层施工 在钢筋筋端部做喷射混凝土厚度80mm的标记,标高控制点间距为1.5m。先喷射坡面底层40厚C20细石混凝土,在铺设高强合成纤维经编土工格栅沿边坡由下而上铺设,每片土工格栅短向搭接长度为200mm,坡脚平面铺设宽度为200mm,坡顶铺设宽度为1000mm,须做成内高外低的散水坡。高强合成纤维经编土工格栅与边坡土体之间用“U”型Φ8钢筋钉固定。 经检验合格后喷射坡面面层40mm厚C20细石混凝土。 三、施工工艺 4、细部节点图示 三、施工工艺 4、细部节点图示 三、施工工艺 4、细部节点图示 四、边坡位移监测 1)、监测目的 为确保边坡的安全稳定和工程顺利进行,及时掌握基坑边坡变形动态,便于采取各种保护措施,在基础施工过程中需对边坡进行水平位移监测。 2)、观测点的设置 在每侧支护结构顶部设一组观测点,从基坑位移观测数据和沉降观测记录选取8个有代表性的观测点分别记录相关数据见《基坑支护结构监测点水平位移发展折线图表》和《基坑支护结构监测点沉降发展折线图表》具体分布情况见下图: 四、边坡位移监测 基坑支护结构监测点水平位移发展折线图表 单位:(m) 说明: 1、表中--表示该点部位基坑土方尚未开挖,未监测该处相关数据。 2、表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监测点分别在第一次、第六次、第十二次、第十六次、第二十二次、第二十七次(最后一次)观测所得到的位移监测数据。 基坑支护结构监测点沉降发展折线图表 单位:(mm) 说明: 1、表中一格中用-表示该点部位基坑土方尚未开挖,未监测该处相关数据。 2、表中负数表示监测点下沉。 3、表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监测点分别在第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征信报告模板-带水印-通用.docx VIP
- 女儿墙维修工程施工方案(3篇).docx VIP
- 找准下一个买卖点.docx VIP
- 2026届高一物理必修一同步1.4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解析版).docx VIP
- UniStrong合众思壮eSurvey2.0软件使用说明书.pdf VIP
- 中国宏桥首次覆盖报告:高景气与一体化与高分红,电解铝龙头静待价值重估.docx VIP
- 中国宏桥-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高景气+一体化+高分红,电解铝龙头,价值重估.pdf VIP
- 少女漫画·女作家·日本人-中外文学作品丛书.docx VIP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核心考点.pdf VIP
- 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取证培训初级D设计题真题参考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