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捍卫健康 预防“手足口病” 人力资源部 2008-5 疫情 认知 临床表现 传染源及传播方式 易感人群 流行方式 注意预防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介绍 整理:人力资源部 资料来源: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卫生防病站 内容介绍 麻疹 麻疹(Measles)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6~18天 ,并发肺炎者延长隔离期至出疹后10天。 人群易感性:小儿、未患过麻疹者。 主要临床表现:发烧、咳嗽、流涕、睑结膜充血及口腔粘膜有麻疹粘膜斑。发热3-4天后出现全身红色斑丘疹,经一周左右可 自然恢复。防止合并肺炎。 麻疹 预防: 隔离病人至出疹后5日,对接触者医学观察21天,已做被动免疫者,适当延长医学观察。 每日晨检,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通风换气、湿式扫除、消毒。 对易感人群开展疫苗应急接种。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临床表现: 潜伏期:短者10天、长者24天平均两周。 前驱期:突然发病,开始常伴有低热,上呼吸道及胃肠道症状,此期约为一天。 发疹期:发热一天左右即出现皮疹。先由躯干及头部出现,后见于面部及四肢,皮疹躯干多四肢少呈向心性分布。起初为小丘疹,一天内即变成泡疹、透明如水珠,椭圆形、大小不一。周围有红晕,皮疹有搔痒感,水泡一天后混浊,2-3天干缩结痂,一两周内痂皮先后脱落不留瘢痕,起病三、四天内皮疹陆续分批出现。 水痘 预防: 病人要隔离到皮疹全部结痂。 接触者要医学观察三周。 接种水痘疫苗。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潜伏期14-24日,平均18天,常先有发烧、头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1-2日后出现腮腺肿胀:先发生于一侧,1-2天内另一侧也肿大,也可两侧肿大,2-3天内达高峰,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严重者颌下、颈侧及面颊的软组织也发生肿胀,边缘不太清楚,有弹性感觉,触摸时感觉疼痛,张口咀嚼时更明显。 流行性腮腺炎 预防:隔离病人(至肿大消失,一般2-3周),预防接种。 风疹 风疹(Rubella)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出疹性传染病。 临床表现: 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为14-21天。 前驱期:很短多为1/2-1天。有轻度的咽炎及睑结膜炎,低热或中等发热 ,轻度呕吐、腹泻。耳后、颈部及枕部淋巴结肿大、呈单个分散、有轻度压痛,大多数在皮疹退后逐渐缩小。口腔的软腭及咽门有稀疏的针尖大小的红丘疹。 风疹 出疹期:发热第1-2天出疹。最先见于面部,在24小时内波及全身、皮疹初为稀疏红点色斑丘疹,以后面部及四肢融合,类似麻疹皮疹。出疹第二天开始面部及四肢的皮疹变细呈针尖状猩红热样皮疹 ,3天内迅速消退,可能留下较浅的色素沉着。出疹期体温不再上升。全身症状很轻。脾脏有轻度肿大。 预防措施: 患者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 可接种疫苗。 流感 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源:主要为病人及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易感人群: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病后对本型有一定免疫力。 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1-2天。 流感 单纯型流感:最常见,早期畏寒、高热、显著乏力、头痛、身痛、面颊潮红、结膜外眦充血,咽部轻度充血,肺内可闻及干鸣音。 肺炎型流感:主要见于幼儿及老年患者或原有心、肺、肾等疾病患者。病初起如同单纯型流感,1-2日后加重,高热持续,咳嗽,血性痰,继之呼吸急促,发绀,双肺可闻及湿罗音。 中毒型流感:此型有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损害。临床上有脑炎或脑膜炎的症状,高热不退,神志昏迷,谵妄,儿童可有抽搐,脑膜刺激症。 流感 预防措施: 注意防寒保暖、劳逸结合,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 经常开窗通风、洗晒被褥。 适当补充营养,食用鱼、虾、奶及豆制品等。 预防接种。 流感 流脑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10天,通常2-3天。 传染源:带菌者和病人。 传播途径:由飞沫直接从空气传播,进入呼吸道引起感染。 人群易感性:6个月至2岁发病率最高,以后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 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头痛、呕吐、瘀点(或瘀斑)、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症状。脑膜炎双球菌在外界环境抵抗力弱,日光曝晒,寒冷及干燥环境下均易死亡,对常用消毒剂均敏感。 流脑 预防措施: 预防接种。 开展冬季卫生运动,经常洗晒衣被,保持教室内空气流通,日光充足。 加强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增强抵抗力。 对病人就近隔离治疗,及时向防疫站报告疫情,对接触者,密切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流脑 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数小时-12天,通常2-5天。 临床表现:发热、嗓子痛、头痛、扁桃体红肿、有灰白色或黄白色点状物附着,怕冷、呕吐,12-3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