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概论学科知识.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方音乐剧概论 授课提纲 音乐剧的概念 西方音乐剧历史简介 美国音乐剧 19世纪后半期——鹦鹉学舌的时代 20世纪20-30年代——本土化的开端 20世纪40-60年代——鼎盛时期 20世纪70年代至今——怀旧、没落的年代 英国音乐剧 19世纪末-20世纪前半期——被百老汇音乐剧淹没的年代 20世纪60年代——崛起的年代 20世纪70年代至今——称霸世界的年代 法国音乐剧 西方音乐剧经典片段欣赏 音乐剧的概念 音乐剧是一种集音乐、舞蹈、戏剧表演为一身的综合性流行音乐体裁。 最重要的特征是创作上与观众审美需求和生活经验的密切联系,以及取决于此的灵活性与兼容性——题材选择、音乐风格、舞蹈风格极为自由。 另外,娱乐性和商业性也是音乐剧不可忽视的特色。 美国音乐剧 音乐剧是20世纪最重要的音乐体裁之一,它起源于19世纪后半期英国轻歌剧中的插科打诨,却发展和成熟于美国。 它的风靡让美国获得了巨大的文化和经济效益,而上演音乐剧最多的地方——美国的百老汇,几乎成为观众心目中音乐剧的代名词,所以美国音乐剧又被称为“百老汇音乐剧”(Broadway Musicals)。 可以说,音乐剧是20世纪美国文化的灵魂,美国人则说,美国给了世界一种全新的形式。 19世纪后半期——鹦鹉学舌的时代 19世纪后半期,美国这个移民国家还没有足够的民族自信,她信奉欧洲传统,最初的美国音乐剧只是照搬欧洲轻歌舞手法,像是歌、舞、哑剧,滑稽戏甚至杂耍、魔术的大杂烩,无任何情节和寓意可言,被史学界称为第一部美国音乐剧的《黑魔鬼》即是如此。 1890年,第一部取材于美国故事,并开始采用美国音乐和本土语言的音乐剧《唐人街之旅》上演。 20世纪20-30年代——本土化的开端 20世纪20、30年代,美国音乐剧经过几十年的初步发展,逐步定型,审美取向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有所寓意的剧本,耐人寻味的情节,高水准的音乐,文雅的歌词以及讲究的舞台效果。最重要的转变则是美国本土的故事、音乐、舞蹈成为创作的基本素材。 1927年,科恩的《演艺船》标志着百老汇音乐剧的成型,这是第一部真正把美国乡土的剧本故事与歌曲、舞蹈组织在一起的音乐剧,并首次在脚本和表演上都突破了种族歧视,剧中名曲《老人河》是反映美国黑人悲惨生活的歌曲,至今常在音乐会上演出。 之后的代表性剧目有:格什文的《为君而歌》(1931),用音乐剧讽刺时代政治,是第一部获得普利策奖的音乐剧。 还有格什文的《波吉与贝丝》(1935),也译作《乞丐与荡妇》,与《演艺船》同为百老汇音乐剧的奠基之作。 20世纪40-60年代——鼎盛时期 此时期是优秀音乐剧作曲家、剧作家、导演、舞蹈编导和百老汇音乐剧经典剧目涌现的黄金时代。代表剧目有:《俄克拉荷马》(1943)《旋转木马》(1945)《南太平洋》(1949)《国王与我》(1951)《西区故事》(1957)《音乐之声》(1959) 等。 《俄克拉荷马》是里程碑式的剧目。舞蹈首次从陪衬的地位解放出来并紧密地与剧情结合,从而使音乐剧成为一种近乎完美的艺术形式。 《西区故事》是又一里程碑式的剧目,该剧的舞蹈具有更浓郁的民族和爵士风格,影响了之后50、60年代的音乐剧舞蹈创作。 《音乐之声》中包含了多首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孤独的牧羊人》、《多来咪》、《雪绒花》。 这时期,百老汇音乐剧被频频搬上银幕,并取得极大成功。1951年的《一个美国人在巴黎》、1961年的《西区故事》、1964年的《窈窕淑女》、1965年的《音乐之声》夺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1956年的《国王与我》、1968年的《滑稽女郎》、1969年的《你好,多莉》获得了奥斯卡奖的提名。 音乐剧影片入主奥斯卡奖,标志着百老汇音乐剧发展的顶峰,但通过电影造势,也客观地显示出其衰退的迹象。 20世纪70年代至今——怀旧、没落的年代 1966年以后,由于越南战争的影响和70年代初期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加上演出经费居高不下,美国音乐剧的创作走入低潮。 20世纪70年代至今,百老汇依然是音乐剧演出的重要阵地,上演的剧目却多是英国剧目。美国音乐剧走上了“怀旧”的道路,复排过去的成功剧目以及向歌剧题材寻求灵感成为音乐剧维持观众的有效手段。 1975年的《平步青云》是百老汇音乐剧最后的辉煌,以它为代表的几部成功的新创音乐剧并没能阻挡百老汇音乐剧走向没落。 《平步青云》是一部实验性质的百老汇音乐剧,由九位音乐剧舞蹈演员与舞蹈老师之间进行的关于个人情感经历的讨论开始,后将这些谈话编成剧本。成为当时百老汇历史上连续演出时间最长的音乐剧(共6137场,观众达664万多人次。 90年代,迪斯尼四大卡通经典《狮子王》《美女与野兽》《阿拉丁》《小美人鱼》为代表的许多卡通片采取音乐剧的表现形式,让人们从卡通的外衣中感受百老汇音乐剧的风采。 19世纪末-20世纪前半期

文档评论(0)

youngyu0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