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土家民族习俗文化与其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咸丰土家民族习俗文化及其它 第一讲 土家民族习俗文化的主要特征与变化 土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鄂渝湘黔毗连武陵山区,人口已经超过八百万(最近的人口普查统计)。古代巴人是土家族的祖先,廪君是古代巴人的首领。他率领土民沿清江而上,开辟疆土,曾建立过巴子国。传说廪君死后,魂化为白虎,所以白虎成了巴人的崇拜神(图腾)。咸丰在春秋时为巴子国属地;战国时为楚国巫郡地;秦属黔中郡;汉属武陵郡;三国两晋南北朝属建平郡;北周时与来凤合为乌飞县,属资田郡;随朝与来凤合为开夷县,属清化郡;唐属清化郡清江县;五代时为羁縻感化州;宋为羁縻怀远州。元至元30年后,在今县域内置散毛、唐崖、金峒,龙潭等土司分治。其中,唐崖土司最为显赫。明洪武年间置大田军民千户守御所,实行土流分治;清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归流”取“咸庆丰年”设置咸丰县沿袭至今。咸丰还是“巴楚文化”、“巴蜀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融汇地,因而土家习俗文化在漫长岁月里发展得博大精深,异彩纷呈。 所谓习俗,就是习惯与风俗的简称。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反映一个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一种社会现象,是识别一个民族的窗口,也是该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习俗文化一般表现在土家人生活的诸多方面,如,穿衣、吃饭、居住、交往、婚丧,娱乐、医卫、俗规等,从而彰显独具魅力的民族特性。 土家族习俗特性,有民俗专家把它归纳为“六大特性”1,具有区别于其他的民族的独特性(婚丧)。2,具有在本民族内有广泛流传的群众性(语言)。3,具有在本民族内代代相传的传承性(技艺)。4,具有对本民族成员有着自我教育的约束性(俗规)。5具有对本民族的发展、繁荣、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性(道德)。6,具有在本民族内视其为重要标志的特殊的敏感性(崇拜禁忌)。这些特性充分体现了他们的生活态度的价值取向。当然,“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同一民族内,因各种原因,同一习俗也有它的差异性。 当然,土家习俗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也在不断地自然改变着。如“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落实民族政策,民族文化得到弘扬与传承。尤其是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民族文化受到法律保护。但群众随着社会主流也在自觉不自觉地改变陈规陋习,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婚丧嫁娶习俗逐渐淡出土家百姓的生活。它们只留存在人们记忆里,文学作品中,或展示在舞台上。彰显时代色彩新的习俗又在不断的产生。但是,如遇上社会急剧变革,习俗也在“被改变”。如“改土归流”时期,清王朝强行废除“土司陋规”,禁止说土家语。改男女均穿斑斓花衣男短女长的八幅罗裙为男衣无花边短满襟和女衣贴花边长满襟;男人剃头成满清发型,女人裹脚,限制土老司职权,办丧事由道士取代。“辛亥革命”时期,改男满襟为胸排扣衣,女满襟衣去掉花边合身便衣,男头发去掉满清标志蓄平头、分头或干脆剃光头。女性放脚,提倡婚姻自由。“文化大革命”时期,对土家习俗统统作为“四旧”被禁止。百姓处在“文化沙漠”里感觉一片茫然,不知所措。 今天来讲述这个话题,其意义非同寻常。民族传统习俗文化是民族一路走来所留下的脚印,从中可以了解我们民族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事关民族发展的根本大事。事实证明弘扬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能最大限度凝聚民族力量,形成民族共识,加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全面文明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第二讲 咸丰民族习俗文化的主要内容 咸丰民族习俗文化主要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在土家人生活的各方面。今天,不可能在仅3小时里把它讲个透彻。我只简略地介绍接待礼仪、生产劳作、婚丧情趣等方面习俗所与反映出的一些文化现象,从中了解土家民族的性格特性。 一,接待礼仪习俗与歌谣 土家族是一个热情好客,与人为善的民族,生性豁达开朗。长期以来,独具特色的接待礼仪。彰显一个民族的待人特色。只要有客人到来,主人要迎上前去一边撵狗,一边以“迎客歌”相迎客人到家。“树上呀喜鹊呀,叫呀喳喳也,叫呀喳喳也。贵客呀今天呀,到我家呀,恭请贵客堂屋坐,么妹儿(内应:呃----)快给贵客倒熬茶!(内应:来哒---)”客人到家坐定,装烟奉茶,与其寒暄。不一会,内当家前来向客人敬茶。这时的“茶”是土家最好的小吃,或“醪糟鸡蛋”或“阴米油茶汤”或“面条葱花鸡蛋”。稍后,主人再用“九盘十大碗”丰盛筵席为客人接风洗尘。一般“三天不变席”(土家有“过门三天为客”,“超过三天招待便是随茶便饭,富足人家待客可以延至七天,称为“大耍”,三天“小耍”)。宴请时,要恭请客人上座,主人陪坐。此时,主人先给自己酒碗倒上“八分满”酒,然后按长幼尊卑依次给客人(儿童客人不斟酒)倒上“八分满”酒后,主人站立唱敬酒歌敬酒,歌毕,先喝干酒亮碗,客人也随之起立喝酒亮碗。酒过三巡,主人家的其他陪客要给客人敬酒,敬酒人可以只唱歌,不

文档评论(0)

139****39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