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门阀制度对江东士族儒学的影响.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JOURNAL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l墅l竺出:婪!翌型堕型墅型墅i竺望2墅:;坚 ·思想史研究· 六朝门阀制度对江东士族儒学的影响泰 吴正岚夭止风 (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南京210093) 摘 要:关于六朝儒学衰而不亡的原因,以往的研究多从儒学对门第制度的巩固作用等角度 来诠释,但此说不足以充分解释六朝江东士族独具特色的儒学何以绵绵不绝。六朝门阀制度下文 化发展的独特规律,为我们提供了考察这一问题的新视角:门第之别加深了社会各阶层的文化隔 阂和文化差异,重视家学传承的心理衍生出了向慕古学的思潮,士族间的文化竞争增强了追求家 族文化个性的风气。上述门阀社会所特有的文化传播方式和文化心理,为非主流学术的存续提供 了一定的空间,为六朝江东士族儒学的保存发展提供了动力。 关键词:六朝;门阀制度;文化心理;江东士族;儒学 中图分类号:B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278(2004)06—0089—09 六朝时期,门阀社会以清谈玄学为主流文化,儒学虽未完全衰歇,但侨姓高门大多一味推 崇孝道等家族伦理,同时主流儒学还打上了玄学思想的深刻烙印。而此时江东士族儒学的主 导倾向却是保留了汉末儒学的风貌。若问六朝江东士人的独具特色的儒学何以能在门阀社会 薪尽火传,则不能不考察门阀制度下文化传播发展的独特规律及其为江东士族儒学的存续所 提供的可能性。 这一问题的提出,还缘于笔者对六朝儒学衰而不亡的原因的思考。众所周知,魏晋南北朝 时期儒学虽较两汉相对衰落,但仍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余英时先生甚至认为“魏晋南北朝则尤 为以家族为本位之儒学之光大时代”【1](p.399)。对此,前人已从儒学对门第制度的巩固作用、儒 学为朝廷政治所必需等角度,阐述了门阀社会下儒学存续的必然性。笔者认为,从儒学的外部 功用来考察其不绝于六朝的原因,诚然是切中肯綮之论,但其不足之处在于未能注意到六朝学 术文化观念和发展方式的独特性。而就笔者所着重考察的江东士族而言,六朝江东士族儒学 具有不为显学所囿的特点,其学术并不局限于家族伦理和朝廷礼乐两方面,是故儒学的功用说 不足以充分解释六朝江东士族的独具特色的儒学何以绵绵不绝。因此本文打算在剖析六朝文 化传播与文化心理的独特风貌的前提下考察江东士族儒学的传承背景。 一、门第之别与文化差异 六朝江东士族儒学发展的主要原因,当是门阀社会中侨吴士族的门第差别所导致的文化 隔阂和文化差异。 在门阀制度下,门第较高的士族为了保持门阀地位,往往构筑门第壁垒,将婚媾交游的对 象局限于同一层次的家族而与较低门第的子弟不相往来,这使得门阀社会存在着多层次的门 豢收稿日期:2004—09一07 作者简介:吴正岚(1968~),女,江苏高邮人,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副教授,文学博士。 万方数据 第隔阂。首先,就士庶关系而言,士族在婚媾、交往等方面几乎与庶族完全隔绝,所谓“士庶之 际,实自天隔”[2]【n”18’,已是中古史之常识。其次,在士族范围内,次门士族被高门士人拒交、 第隔阂。首先,就士庶关系而言,士族在婚媾、交往等方面几乎与庶族完全隔绝,所谓“士庶之 际,实自天隔”[2]【n”18’,已是中古史之常识。其次,在士族范围内,次门士族被高门士人拒交、 拒婚的现象也有时发生,相应地,通婚最为频繁的侨姓士族乃琅班王氏、陈郡谢氏和陈郡袁氏 这三大高门[3j(p.233),换言之,士族内部因门第高低有别而存在着不同的婚媾圈。最后,某些高 门士族甚至将交游对象锁定于家庭内部的部分志同道合者,如《晋书·谢琰传》载陈郡谢琰 “与从兄护军淡虽比居,不往来,宗中子弟惟与才令者数人相接”;又《宋书·谢弘微传》称 “(谢)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总之,在门阀制度 下,高门士族内部、高门与次门、士族与寒庶之问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社会隔阂。 社会隔阂必然导致文化差异和文化垄断。家族教育是门第社会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六 朝的文化交游、文化活动又几乎都是以家族和姻族为基本单位的,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说:“东 汉以后学术文化,其重心不在政治中心之首都,而分散于各地之名都大邑。是以地方大族盛门 南京大学学报一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一 乃为学术文化之所寄托 而汉族之学术文化变为地方化及家门化矣。”L4儿m147’因而文化隔 阂和文化差异乃门第隔阂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门阀世族所享有的文化特权,还表现为对若 干主流文化加以垄断的倾向,最突出的就是将玄学清谈视为门阀士族的专利。南齐大将陈显 达以“麈尾扇是王谢家物,汝不须捉此自逐”嘱咐其子∞』(n490’,便是将门庶族不得不屈从高门 文化特权的生动事例。文化隔阂和文化垄断相辅相成地加深了社会各阶层的文化差异。 二oO四年第六期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