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埃博拉病毒感染
生物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
梁米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埃博拉出血热爆发
2014年3月以来,埃博拉(Ebola)出血热疫情在西非
包括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三个国家爆发,截至
2014年8月13日,共向WHO报告了2127例病例,其中1145例
死亡,病死率为55-60%。这是在西非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
埃博拉出血热的疫情爆发流行。
/vhf/ebola/hcp/interim-guidance-specimen-
collection-submission-patients-suspected-infection-ebola.html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公告
WHO Statement on the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Health Regulations Emergency
Committee Regarding the 2014 Ebola Outbreak in West Africa (4/8/2014)
西非埃博拉出血热爆发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并对他国家的公共健康构成威胁;
鉴于埃博拉病毒毒力强,埃博拉疫区和周边高危地区
国家社区人口密集、卫生设施和健康体系落后所形成
的疾病传播模式等因素,埃博拉出血热形成国际传播
的可能性在增大,形势严峻;
为预防埃博拉出血热国际传播,协调一致的国际应对
措施是必要的
埃博拉病毒一般生物学特性
于1976年在非洲首次发现,属于丝状病毒科,丝状病毒属;
5个型:扎伊尔型(Zaïre)、苏丹型(Sudan)、塔伊森林型(Taï Forest)、
莱斯顿型(Reston)和本迪布焦型 (Bundibugyo);
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颗粒为长微丝状,直径约100nm。
其长度从300~1500nm,平均970nm。病毒颗粒呈现长丝状、卷曲状等
多种不规则形态;
近几十年来,埃博拉出血热主要在非洲的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
科特迪瓦、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南非等国家流行。2014年西非,扎
伊尔型(Zaïre)为主;
临床上引起最严重的出血热,即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率可达80-90%。
埃博拉病毒基因组结构
埃博拉病毒感染致病性和感染剂量
侵犯宿主的凝血系统和免疫防御系统,导致严重的免疫抑制。
病毒可能在局部淋巴结首先感染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其他单核吞
噬系统的细胞
细胞因子风暴,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导致血管内皮细胞
的通透性增强
埃博拉病毒自然宿主
埃博拉病毒自然宿主尚不明确,可能为非洲果蝠(狐蝠科的锤头果蝠、
富氏前肩头果蝠和小领果蝠)、蝙蝠或猪等;病毒在自然界的循环方
式尚不清楚,首发病例的传染源也不清楚,一般认为和死亡的黑猩猩、
大猩猩、猴子等野生动物接触有关。
埃博拉病毒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患者
皮肤、粘膜、体液(血液、唾液、呕吐物、
尿、便等)
人感染后产生高滴度病毒血症,病人血、
尿、体液、呕吐物、排泄物及分泌物中均
带病毒,各脏器均能查出病毒
家庭内感染:护理、葬礼
院内感染:治疗、护理、不安全注射
其他可能:气溶胶传播? (动物实验)注
射途径(意外事故)、性传播?
(精液中检测到病毒,但无病例)
埃博拉病毒感染和潜在暴露结果
人感染埃博拉病毒,潜伏期为2~21天,一般为5~12天。发病后患者
多有高滴度病毒血症,血中病毒抗原可维持2-3周。
实验室诊断:核酸和抗原检测及IgM和IgG抗体检测;
临床症状:急性起病,发热38.6度以上;剧烈头痛、肌肉痛、呕吐、
腹泻、腹痛, 结膜充血、粘液便或血便、皮疹等。重症患者出现嗜睡、
谵妄等神经系统症状及不同程度出血,包括鼻、口腔、结膜、胃肠道、
阴道、皮肤出血或咯血、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