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糖尿病病人对比剂的安全性.pptVIP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NEPHRIC研究: 129名接受PCI的患者均有糖尿病合并肾功能损害, 随机分两组:碘克沙醇组n=64,碘海醇组n=65, 研究终点:应用对比剂后3天内SCr升高?0.5mg/dl 结果:碘克沙醇组是3.1%, 是碘海醇组是26.2%的1/12. RECOVER 研究: 275名冠脉造影±PCI的肾功能不全患者, 随机分成两组:碘克沙醇组 n=140,碘克酸组n=135 研究终点:CIN 发生率(术后第1和第2天,SCr增高较基线≥25% 或绝对增高值≥0.5mg/dl(≥44.2 μmol/L) 结果:糖尿病亚组患者使用威视派克CIN的发生率为10.4%,远低于使用碘克酸组的26.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Hernandez研究 : 250名冠脉造影±PCI的糖尿病患者, 随机分成两组:碘克沙醇组 n=118,碘佛醇组 n=132 研究终点:CIN发生率(SCr↑ 0.5mg/dl或 25%) 结果:碘克沙醇组CIN发生率是2.5%,约为碘佛醇组的1/3,两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 VALOR 研究: 299名肾功能损害的冠脉造影±PCI患者, 随机分成两组:碘克沙醇组 n=156,碘佛醇组 n=143 研究终点:MPPC(72小时内Scr平均峰值百分比变化) 结果:糖尿病亚组72小时内Scr平均峰值百分比变化,碘克沙醇组是12.9%,约为碘佛醇组的1/2,有统计学差异 Hardiek研究: 102名冠脉造影或PCI的糖尿病患者 随机分成两组:碘克沙醇组 n=54,碘帕醇组 n=48 研究终点:CIN发生率 研究结果显示:在注射对比剂后第7天,碘克沙醇组无一例发生CIN,显著低于碘帕醇组的8%,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 关注对比剂 在糖尿病患者的安全性 《共识》5类特殊人群: 糖尿病是对比剂使用时需特殊考虑的人群 《冠心病介入诊疗对比剂应用专家共识》2010.9 冠心病住院患者中,糖尿病患病率为52.9% 冠心病住院患者中,总的糖代谢异常患病率为 76.9% 中国心脏调查组.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6(2);22(1):7-10. Report of Reinforce Visipaque Positioning Study by IMS 冠心病介入治疗中30%是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对心肾的危害 糖尿病的危害: 微血管并发症 肾功能损伤、甚至肾衰,视网膜病变等 大血管并发症 冠心病,脑卒中等 冠脉介入诊疗中糖尿病患者的安全性更引起关注 Rydén L et al. Eur Heart J. 2007;28:88-136 糖尿病是冠心病介入诊疗中 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A: Kaplan-Meier死亡曲线 B:PCI30天后Landmark Kaplan-Meier 死亡曲线 时间(天) 时间(天) 死亡率(%) 死亡率(%) 0 300 600 900 1200 1500 0 300 600 900 1200 1500 25 20 15 10 5 0 25 20 15 10 5 0 A B No Diabetes Diabetes No Diabetes Diabetes 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PCI后,全因死亡率明显增加 Kahn MB et al. Diab Vasc Dis Res. 2012(1);9(1):3-9. 对比剂肾病(CIN)的发生机制 CIN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与对比剂的渗透压和化学毒性密切相关;核心机制是对比剂引起的肾血流下降、渗透效应及对肾小管的直接毒性共同作用导致肾髓质损伤 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及较多糖基化代谢产物,增加肾小球血管内压力,激活细胞因子,引起肾组织脂质代谢紊乱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肾小球和肾小管的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患者应用对比剂时,对比剂对原本存在病变的肾髓质的毒性作用更大,更易发生CIN 《冠心病介入诊疗对比剂应用专家共识》2010.9 沈红英.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26:15-16. 糖尿病是CIN的危险因素 AJR Am J Roentgenol. 1991;157: 49-58. A:所有病人(不考虑术前Cr值);L:术前Cr值正常的病人;G:术前Cr值增高的病人 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发

文档评论(0)

celkhn03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