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前 言
本标准的技术内容系参考ECE R16的具体技术要求制定。
本标准中规定的有关参数既考虑了我国人体尺寸特点和国情,又考虑与国际
接轨,台车碰撞车速采用接近ECE R16规定值,但由50±1km/h调整为48±1km/h,
其它参数基本上与ECE R16一致。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汽车工业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 宣、刘晓君。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C 244一1997
???? 汽车安全带动态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安全带总成的动态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M和N类汽车前向座椅乘员使用的安全带总成。
本标准不适用于在侧向座椅上和设置在通道上的靠背和座垫均可折叠的座椅
上使用的安全带总成。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本标
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
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4166一93 汽车安全带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3 术语
3.1 台车
指用于装载假人使其产生加速度并符合5.1.2规定的移动台。
4 动态性能要求
4.1 在按第5条规定试验后,假人不应出现异常姿态。安全带承载部分不应产
生影响其功能的变形、损坏和断裂,带扣应能正常开启。
4.2 假人的移动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5 试验方法
5.1 试验装置
试验装置由试验假人、台车、试验用座椅、安全带安装支架及测量装置等组
成。
5.1.1 试验假人
本试验采用TNO一10型假人,也可采用混合Ⅲ型第50百分位男性假人。
试验前TNO一10型假人应按附录A要求进行关节力矩调整及标定处理。试验时
假人应穿上合适的衣服。
5.1.2 台车
台车应具有充分的刚性,以支撑试验用座椅、安全带、安全带安装部分及假
人等,台车上应有安全带安装位置。台车可采用沿轨道驱动的冲撞固定障碍壁的
(减速)形式,也可采用与上述冲撞具有同一台车冲撞波形的发射 (加速)形式
。包括座椅在内的台车质量为400±20kg (或大于380kg)。
5.1.3 试验座椅
试验座椅的座垫及靠背由表面光洁坚固的金属材料制成,其尺寸和靠背倾角
应符合图1的要求。但如果是为指定车型设计的安全带进行试验,试验座椅应使用
该车型所用座椅,座椅靠背角应调至设计值。
5.1.4 安全带安装支架
5.1.4.1 安全带安装固定点位置应符合图1的要求。但如果是为指定车型设
计的安全带进行试验,也可按该车的设计安装位置进行安装。
5.1.4.2 安全带固定点的刚性
台车上的安全带固定点结构应坚固,当安全带施加980N载荷时,其上固定部
分的变形不得大于0.2mm。但如果为指定车型设计的安全带进行试验;也可采用
与该车的安装部位附近的刚性相同或较其刚性更大的结构件。
5.1.5 测量装置
测量装置包括:台车速度测量装置和加速度测量装置及假人位移测量装置。
a)台车速度测量的分辨刻度不得大于0.5km/h;
b)台车加速度测量装置的最大幅值不大于100g,其频率特性应满足60频率
级要求。
c)假人位移测量装置对第Ⅰ类安全带,应在假人的臀部参考点P,对第Ⅱ类
安全带应在假人的躯干参考点T和臀部参考点P,见图3。
5.2 试验准备
5.2.1 试样为1件,试验前安全带总成应按照GB 14166中第5.1.1.1条的规
定进行不少于24h的标准温湿态处理。
5.2.2 对于减速型台车,试验座椅安装方向向前;对于加速型台车,试验座
椅安装方向向后。座椅纵向中心面应平行于滑车前进方向。
5.2.3 试验台标定
试验前,应对试验台进行标定。标定时,在台车上牢固地安装上55kg的配重。
当台车以 (或加速到)48±1km/h的速度进行碰撞时,其减速度或加速度波形应位
于图2所示阴影线范围内。
5.2.4 假人安装
取下配重,用试验安全带把假人束缚在台车的座椅上。在假人的背部和座椅
靠背之间先放置一块25mm厚的垫板,在束紧安全带后,撤去垫板,使假人的整个
背部靠在座椅靠背上。
5.3 试验步骤
5.3.1 完成5.2条试验准备后,台车按标定时的弹射位置 (或驱动信号)进
行冲撞试验。
5.3.2 观测试验中假人运动情况并测量假人臀部参考点T及躯干参考点P的位
移。
5.3.3 试验后,检查安全带承载部分有无影响功能的变形、损坏和断裂,并
检验带扣是否能正常打开。
附 录 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gbxxxx2005有机磷酸酯类农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doc
- gb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doc
- gbz52002工业性氟病诊断标准.doc
- gbz902002职业性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doc
- gb品52672002紧固件表面处理标准.doc
- gb直径和螺距对照表.doc
- gd2408001智能建筑检验批01.doc
- glory装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 gm9501p油漆部件的浸泡试验.doc
- gmat学习方法总结.doc
- qc2892001汽车发动机机油泵技术条件.doc
- qc5442000汽车发动机凸轮轴技术条件.doc
- qcdt30321002010分子公司中层干部通用工作标准.doc
- qcdt30321012010分子公司一般管理人员通用工作标准.doc
- qcdt30321022010分子公司基建副总经理工作标准.doc
- qcdt30332002010水电项目公司中层干部(一般管理人员)通用工作标准.doc
- qcdt30332012010水电项目公司基建副总经理工作标准.doc
- qcdt30332022010水电项目总工程师工作标准.doc
- qcdt30332032010水电项目公司工程管理部主任工作标准.doc
- qcdt30332042010水电项目公司工程管理部副主任(机电)工作标准.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