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子纯深先父与中国文学对我数学工作的影响.docVIP

训子纯深先父与中国文学对我数学工作的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訓子純深│先父及中國文學對我數學工作的影響 我在母校中文大學成立「丘鎮英基金」,紀念我的父親,一方面懷念他對崇基書院的貢獻和對我的培養,但更重要的是繼承他的願望,融合中國和西方文化。希望這個基金能培養大學生對人文科學的興趣。一所大學甚至整個社會的氣質都倚賴於青年一代的文化修養,我衷心希望大學給予人文科學大力的支持。 今天丘鎮英講座開講了,也請來了著名學者丁邦新教授來演講,我有如釋重負的感覺,先父逝世已經四十二年了,他對我的教誨一直影響着我。他的文集最近出版了,從字裏行間可以看到我四十年來行事為人和讀書想法與先父息息相關。我生逢其時,又得師友的扶持,才略有所成,比先父幸運得多,這是因為先父對我的教育和厚德蔭庇的緣故。紀念先父的願望終於在他服務過的大學實現,我兄弟三人都曾經在崇基讀書,可說與中文大學一同長大,我希望大學繼續宏揚中國文化的精神,無間東西,溝通學術。 現在簡略地談談先父對我幼時的教育: 在我十歲時,先父開始教我背誦古文,第一篇是禮記檀弓篇的「嗟來之食」,短短幾十個字,使我知道即使在最窮困時,也應當保持儒者的風骨。第二篇是愚公移山,第三篇是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 「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當時家境窮困,先父的生活也確實如陶淵明所述的以讀書自娛,他寫了一幅對聯以自況: 尋孔顏樂處 拓萬古心胸 以後身處逆境時,總會想到古人和父親在極度艱難時仍能保持埋首書卷之樂,一切苦惱都覺得渺小了。父親在「西洋哲學史」的引言中引用了「文心雕龍.諸子」篇的一段: 「嗟夫,身與時舛,志共道申,標心於萬古之上,而送懷於千載之下。」 這一段話激勵我,使我立志清高,也希望有所創作,能夠傳諸後世。父親撰寫這本「西洋哲學史」花了數年工夫,在家中與學生不斷的討論哲學史,認為哲學史有三個重要的目的: 一、求因 二、明變 三、評論 由於耳濡目染,以後我遇到研究題目時,也自然地提出這三個問題,使我獲益良多。 父親提出哲學史的三個目的恰好也是科學研究最重要的綱領,在觀察自然現象後,需要消化整理的過程,才能夠吸收新的知識,發揮洞察力去開創新的路徑。由於長期聆聽父親與學生在哲學問題上的討論,我對抽象的想法漸漸習慣,也開始認同希臘哲學家對大自然和對數學的尊崇,尤其帕拉圖氏以幾何為萬學之基,更使我悠然神往。 父親論西洋哲學,由希臘文明、希伯來文明,一直說到文藝復興以後兩派文明的錯綜交流,尚未得出結論為止。父親以為東方的仁道之愛的倫理精神可以補救西洋哲學倫理思想的缺陷。父親從大處着想,縱論古今,真可謂大氣磅礡,以後我學習數學時,總不免要思考問題在整體中的重要性,這種態度,無論在研究和指導學生來說,都得益不少。 在我十四歲那年,父親去世,事出突然,對我打擊很大,一方面生活陷於絕境,一方面學問根基未穩,但是極度的困苦卻使我成熟,以後在生活上和學問上遇到困境也能坦然面對。 很多人會覺得我今日的講題有些奇怪,中國文學與數學好像是風馬牛不相及,但我卻討論它。這是關乎個人的感受和愛好,不見得其他數學家有同樣的感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每個人的成長和風格跟他的文化背景、家庭教育有莫大的關係。 數學之為學,有其獨特之處,它本身是尋求自然界真相的一門科學,但數學家也如文學家般天馬行空,憑愛好而創作,故此數學可說是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橋樑。 數學家研究大自然所提供的一切素材,尋找它們共同的規律,用數學的方法表達出來。這裏所說的大自然比一般人的了解更為廣泛,我們認為數字、幾何圖形和各種有意義的規律都是自然界的一部份,我們希望用簡潔的數學語言將這些自然現象的本質表現出來。 當然,數學是一門公理化的科學,所有論斷都可以由三斷論證的邏輯方法推導出來,但這只是數學的形式,而不是數學的精髓。數學的定理不容許有錯誤的推斷,但大部份著作枯燥乏味,而有些卻令人歎為觀止,其中的分別在那裏? 大略言之,數學家以其對大自然感受的深刻膚淺,來決定研究的方向,這種感受既有其客觀性,也有其主觀性,後者則取決於個人的氣質,氣質與文化修養有關,無論是選擇懸而未決的難題,或者創造新的方向,文化修養皆起着關鍵的作用。當然文化修養是以數學的功夫為基礎,自然科學為副,但是深厚的人文知識也極為要緊,因為人文知識也致力於描述心靈對大自然的交流。文心雕龍.原道: 「寫天地之輝光,曉生民之耳目。」 劉勰以為文章之可貴,在尚自然,在貴文采。他又說: 「人與天地相參,乃性靈所集聚,是以謂之三才,為五行之秀氣,實天地之靈氣。靈心既生,於是語言以立。語言既立,於是文章著明,此亦原於自然之道也。」 歷代的大數學家如阿基米德如牛頓莫不以自然為宗,見物象而思數學之所出,即有微積分的創作。費爾瑪和尤拉對變分法的開創性發明也

文档评论(0)

139****39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