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4 新构造运动的研究方法 为了识别地壳运动或现今地壳运动的迹象,目前常用的方法有: (1)地质构造法—几亿年到几万年 (2)构造地貌法—几万年到几百年 (3)考古法—几万年到几千年 (4)历史法—几千年到现代 (5)测量法—几十年到几个月 (6)遥感解译、地震法、地球化学法、测年法、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法等 * ppt课件 10.4.1 深部地球动力学环境研究-地质构造法 深部地球动力学环境控制一个区域的构造演化。通过对深部地球物理信息(重力、磁力、典型特征等)的剖析,能更加客观地反映新构造运动的本质。 * ppt课件 10.4.2 构造格架的研究-构造地貌法 我国以往的构造格架研究多注重对前喜马拉雅运动的研究,对新生代的重视不够。近年应用较多的是遥感解译,新第三纪以来活动的断裂航卫片影象清晰,遥感解译可初步揭示研究区的新断裂网络。但不是所有线状影象都是断裂,遥感解译结果还要经过野外较核。野外较核是多种方法(野外观察法、地球物理法和地球化学法等)的综合。对于大片被 * ppt课件 第四系覆盖的区域,要配合地球物理方法和地球化学方法如甚低频、氡气测量等。有些如要弄清新构造的深部展布,还要采用耗资较大的深部地震或大地电磁等方法。此外,历史地震和温泉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对断裂活动性的研究也十分重要。 * ppt课件 10.4.3 地层及其变形研究-地质构造法 晚新生代地层厚度及分布、组成及变形等是新构造运动及其应力场演化研究的基础。在第四系覆盖区,系统收集钻孔资料,编制第四系沉积物等厚图,可判别该区的下降幅度及变化情况,如能测定该层年龄,可进一步推算下沉速率;在构造运动上升区,如露头较好,系统地测制地层剖面,可分析该区地层上升速率及新构造期应力场变动情况。 * ppt课件 10.4.4 岩相变化研究-地质构造法 沉积物特征是自然条件的反映。如残积、坡积相表示形成时处于上升的剥蚀条件;厚的湖相或平原河流冲积相,表示该区是下降接受沉积的环境。研究新第三纪沉积物相变,有助于解决新构造运动性质和近似幅度。但岩相变化,可能是构造因素,也可能是非构造因素,且这种变化湖滨最为显著,故须辅以其它的证据。 * ppt课件 10.4.5 地貌(断层引起)研究 地貌是表明区域新构造的形迹之一,如水系特点、断层构造地貌(断层崖、断陷盆地的分布等)特征、地貌发育等的研究,可确立新构造水平或升降运动的幅度、次数、强度及断块间差异升降等等。 断层能直接形成地貌,如断层崖,也能使原先的地貌发生变形,如夷平面、河流阶地、洪积扇被错断。断层活动还能使断层附近应力状态变化,产生挤压或拉张,形成高地或洼地。通过这些地貌的研究可揭示新构造活动的历史。 * ppt课件 10.4.5.1 升降运动的地貌标志 (1)断层崖断层活动形成的陡崖。有不同的排列形式(图9-1)。地表出现平直、延伸较长的断层崖,多属张扭性断层形成;间断分布或呈之字型分布的常是张性断层形成;如是多条首尾相接的斜列式分布,则是属于压扭性断层;而压性断层常形成舒缓波状走向的断层崖。 * ppt课件 图9-1 断层崖排列形式 A.连续线形; B.间断; C.之字型; D.首尾相接斜列 * ppt课件 理论上,断层崖坡面倾角和断层倾角应一致。实际上,断层崖坡面倾角常比断层倾角要小,或断层崖上部倾角比下部倾角小。这与断层崖坡面发育有关。当断层崖刚形成,其坡面倾角与断层倾角基本相近,随时间推移,风化和剥蚀使坡面逐渐变缓,如断层再次活动,在断层崖的下部又出现新的断层崖,其坡度比被改造过的老断层崖坡角要大,断层多次活动形成多个坡度不同的断层崖,从老到新坡度依次增大。因此,可根据断层崖坡面及其坡折数来推断断层活动次数(图9-2)。 * ppt课件 图9-2 断层崖的坡度转折和 断层活动次数的关系 图9-3 断层崖坡脚的楔状崩塌堆积物 * ppt课件 断层崖崩塌,在坡脚形成重力堆积物。当断层崖坡面达到相对平衡时,崩塌就减弱或停止。当断层再一次发生活动时,又出现新的断层崖,坡面又开始崩塌,形成新的重力堆积物。如断层多次活动,在坡脚堆积物剖面上可见到叠置的呈楔状的崩塌堆积物(图9-3)。每一层崩塌堆积物可表示一次断层活动。通过断层崖下楔状堆积体的研究可推断断层活动历史。 * ppt课件 (2)断层三角面和断层线崖 完整断层崖受横穿断层崖的河流侵蚀,被分割成许多三角形断层崖,称断层三角面(图9-4)。有时断层直接切割山嘴,也能形成断层三角面。残留的断层崖三角面底线就是断层线,这里能见到断层破碎带。如三角面岩石坚硬,或断层崖形成时代很近,三角面清晰。如断层崖形成时代久远,长期的剥蚀作用,三角面高度逐渐降低,坡度变缓,三角面就成为较缓的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