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原细菌和类菌质体的实际区别.pptVIP

植物病原细菌和类菌质体的实际区别.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节 植物病原细菌 一.细菌的一般形态结构 细菌属原核生物,大小介于真菌与病毒之间。 1.细菌的形态 细菌有球形.杆状.螺旋状三种基本形状; 植物病原细菌全部是杆状的; 细菌是单细胞的生物。 2.结构 (1)细胞壁 维持菌体形态,并保护菌体; (2)细胞膜 一种半渗透性的生物膜; (3)细胞质 含有蛋白质,无机盐, 脂类.水等; (4)核质 相当于真核生物的细胞核.无核膜。 (5)粘质层 由细胞分泌的多糖物质组成; (6)荚膜 厚而固定的粘质层; (7)芽孢 (8)鞭毛 细菌的运动器官,不同的 细菌鞭毛着生不一样,有极生鞭毛,周生鞭毛。 (8)鞭毛 细菌的运动器官,不同的细菌鞭毛着生不一样,有极生鞭毛,周生鞭毛。 二.植物病原细菌的侵入 (一)侵入途径 1.自然孔口 自然孔口包括气孔.水孔. 孔.密腺。 例如柑桔溃疡病菌从皮孔和气孔 侵入。 2.伤口 包括自然因素造成的伤口. 虫伤 (二)扩展的部位及其对植物的影响 细胞间扩散 向日葵细菌性叶斑病。 十字花科软腐病 苹果树根癌病 番茄溃疡病 番茄青枯病 三. 侵染来源.传播途径.及防治 (一)侵染来源 1.种苗及无性殖繁材料 2.植物的病残体 3.多年生寄主和其它寄主。 4.土壤 5.昆虫 (二)传播途径 1.雨水传播 2.昆虫 3.人为传播 (三)细菌性病害的防治 1.检疫 对国内防止检疫对象扩大疫区; 对外检疫对象暂确定杨树细菌性溃疡病.油橄榄肿瘤病。 2.培养无病种苗 自已建立无病留种地。 3.进行种苗处理 温汤处理,或药剂处理。 4.及时处理病残体。 四.植物病原细菌的分类 根据细菌的形态,染色反应,生理生化性状,血清反应,致病性等,把细菌分为五个属: 1.革兰氏染色阳性---棒状杆菌属。 2.革兰氏染色阴性,鞭毛极生,数根,菌落白色---假单孢杆菌属。 假单孢杆菌属 3.革兰氏染色阴性,鞭毛极生,一根,菌落黄色---黄单孢杆菌属。 4.革兰氏染色阴性,鞭毛周生,1-4根,引起肿瘤---野杆菌属。 5.革兰氏染色阴性,鞭毛周生,多根,引起腐烂或莠蔫---欧氏杆菌属。 假单孢杆菌属引起叶斑.叶枯等症,如玉米细菌性萎蔫病。 棒状杆菌属引起植物的枯萎病。 黄单孢杆菌属引起叶斑.叶枯病,如桃细菌性穿孔病。 野杆菌属引起组织肿大,形成肿瘤,如桃树根癌病。 欧氏杆菌引起组织腐烂,如引起梨.李.十字花科叶片.花果等腐烂。 五.细菌病害的症状和识别 (一)症状类型 1.斑点病 病斑初期水渍状,对光半透。 2.腐烂 细菌引起的腐烂粘滑,恶嗅。 3.萎蔫 横切幼嫩维管束组织,并用力挤压,在切口处有污白色的液体流出。 4.畸形 细菌引起的畸形是根.根颈.及茎杆上产生肿瘤,如桃根癌病。 (二)诊断 1.症状观察 2.保湿培养 3.喷菌检查 第四节植物类菌质体 一.类菌质体(Mycoplasma organisms 简称MLO)的主要特点 (一)MLO形态.大小.和结构 1.形态 有细胞结构,但无细胞壁,形状多样性,有圆形.椭圆形.螺旋形.链状等。 2.大小 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80—800毫微米,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到。 3.结构 MLO结构复杂,细胞外面有单位膜。 细胞内有大量的DNA细链(环状).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RNA。 (二)传播 MLO主要由昆虫传播,其中主要有叶蝉.其次是木虱;还通过菟丝子传播.嫁接传播。 (三)培养与繁殖 人工培养,在液体培养基上形式丝状菌体,在固体培养基上形式荷包蛋状的菌落。 繁殖方式:二均分裂, 出芽生殖。 (四)对四环素敏感测定 用四环素处理可鉴别病毒与MLO,四环素可使MLO细胞崩溃解体,菌体消失。 二、MLO对植物的侵染 (一)症状类型 MLO的侵染是全株性的,症状明显,表现的症状有: 1.丛枝 如枣丛枝病.苦楝丛枝病; 2.花变 花变成叶片状或绿色,如三叶草变叶病,花冠变成叶片状; 3.黄化 植株均匀褪绿; 4.茎上产生不定根 如甘蔗感染MLO时可产生许多的不定根。 三叶草变叶病 (二)MLO存在的部位 MLO主要是存在在韧皮部,通过筛管进行移动,在筛管附近的薄壁细胞中都可找到MLO,其它还存在细胞质内。 三.MLO病害的诊断 (一)症状观察 (二)电镜检查 MLO主要存在在韧皮部,超薄切片可看到菌体。 (三)对四环素敏感性测定 用四环素浸根,叶面喷雾,树杆注射,症状减退,停药后症状又恢复,有这类症状是MLO病害。 (四)血清反应 把含有MLO的抗血清,与病害的病原起反应,如有沉淀产生则是MLO。 (五)鉴别寄主 M

文档评论(0)

beautyev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