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探放水专业安全培训考试题库
探放水专业
一、填空题(共70题)
1、防治水害工作应采取防、堵、疏、排、截综合治理措施。
2、煤矿探放水的基本原则是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
3、采空区是指采煤以后不再维护的空间。
4、煤矿企业、矿井应当建立健全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和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5、《煤矿防治水规定》自2009年12月1日起施行。
6、井下打钻要保证支护良好,打钻前一定要检查顶板支情况,防止打钻时发生顶板事故。
7、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等4种。
8、当发生重大突水事故后,矿井应当在1年内重新确定本单位的水文地质类型。
9、造成矿井水灾的水源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和老窑水。
10、矿井应当在开采前的1个水文年内进行地面水文地质观测工作。
11、在采掘过程中,应当坚持日常观测工作。
12、在未掌握地下水的动态规律前,应当每7-10日观测1次。
13、待掌握地下水的动态规律后,应当每月观测1-3次。
14、当雨季或者遇有异常情况时,应当适当增加观测次数。水质监测每年不少于2次,丰、枯水期各1次。
15、矿井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采用直流电法、音频电穿透法、瞬变电磁法、电磁频率测深法、无线电波透视法、地质雷达法、浅层地震勘探、瑞利波勘探、槽波地震勘探方法等物探方法,并结合钻探方法对资料进行验证。
16、 矿井应当配备与矿井涌水量相匹配的水泵、排水管路、配电设备和水仓等,确保矿井能够正常排水。
17、矿井主要水仓应当有主仓和副仓。
18、矿井主要泵房应当至少有2个安全出口,一个出口用斜巷通到井筒,并高出泵房底板7 m以上;另一个出口通到井底车场。
19、矿井应当编制井田地质报告、建井设计和建井地质报告。
20、钻探操作技术规程规定:认真做好“三看”、“二听”、“一及时”,仔细判断孔内情况。
21、《煤矿防治水规定》已于2009年8月17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
22、为加强煤矿的防治水工作,防止和减少水害事故,保障煤矿职工生命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23、煤矿企业、矿井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具体负责防治水的技术管理工作。
24、煤矿企业、矿井应当按照本单位的水害情况,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配齐专用探放水设备,建立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
25、煤矿企业、矿井应当编制本单位的防治水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26、发现矿井有透水征兆时,应当立即停止受水害威胁区域内的采掘作业,撤出作业人员到安全地点,采取有效安全措施,分析查找透水原因。
27、煤矿企业、矿井应当对职工进行防治水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保证职工具备必要的防治水知识,提高防治水工作的技能和抵御水灾的能力。
28、煤矿企业、矿井应当加强防治水技术研究和科技攻关,推广使用防治水的新技术、新装备和新工艺,提高防治水工作的科技水平。
29、矿井应当对本单位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研究,编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并确定本单位的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由煤矿企业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审定。
30、地表水观测项目与地表水调查内容相同。一般情况下,每月进行1次地表水观测;雨季或暴雨后,根据工作需要,增加相应的观测次数;
31、观测点的布置,应当尽量利用现有钻孔、井、泉等。观测内容包括水位、水温和水等。
32、观测点的标高应当每年复测1次;如有变动,应当随时补测。
33、钻孔水位观测每回应当有2次读数,其差值不得大于2 cm,取值可用平均数。
34、对新开凿的井筒、主要穿层石门及开拓巷道,应当及时进行水文地质观测和编录,并绘制井筒、石门、巷道的实测水文地质剖面图或展开图。
35、对于新凿立井、斜井,垂深每延深10 m,应当观测1次涌水量。
36、当进行矿井涌水量观测时,应当注重观测的连续性和精度,采用容积法、堰测法、浮标法、流速仪法或者其他先进的测水方法。
37、矿井井口和工业场地内建筑物的标高,应当高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
38、矿井应当与气象、水利、防汛等部门进行联系,建立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
39、相邻矿井的分界处,应当留防隔水煤(岩)柱。
40、矿井应当根据矿井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煤层赋存条件、围岩物理力学性质、开采方法及岩层移动规律等因素确定相应的防隔水煤(岩)柱的尺寸。
41、矿井防隔水煤(岩)柱应当由矿井地测机构组织编制专门设计,经矿井总工程师组织有关单位审查批准后实施。
42、矿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试论欧阳通楷书中的继承与创新.docx
- Call of Silence-钢琴谱 原调简谱 高清正版完整版双手简谱.pdf
- 茶叶行业调研报告.docx VIP
- 运输无人机作业安全技术交底.pdf VIP
- 《碳足迹减量培训》课件.ppt VIP
- (高清版)B-T 10095.1-2022 圆柱齿轮 ISO齿面公差分级制 第1部分:齿面偏差的定义和允许值.pdf VIP
- BOS-6000软件使用培训.中文版.pdf
- RENLE雷诺尔SSD1系列电机软起动器说明书.pdf
- (高清版)B-T 10095.2-2023 圆柱齿轮 ISO齿面公差分级制 第2部分:径向综合偏差的定义和允许值.pdf VIP
- 日立中央空调SET-FREE V+系列202202.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