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课件:外周血白细胞形态.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外周血白细胞形态.ppt

7. 假性派-赫异常 派-赫异常是中性粒细胞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表现为中性粒细胞核分叶障碍,细胞核呈单个圆形、椭圆形、哑铃形、花生形、眼镜形 或肾形等改变,称为获得性或假性派-赫异常。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核染色质高度浓聚。派-赫异常为少见类型血液病。杂合子患者血片中异常粒细胞可达70~90%,纯合子者可达100%。临床上 患有某些疾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及接受某些药物治疗后,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可出现类似派-赫异常的形态 8. 异型淋巴细胞 异型淋巴细胞是一种形态变异的淋巴细胞,免疫表型显示多属T淋巴细胞。其形态变异是病毒或某些过敏原等因素刺激,T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甚至发生 母细胞化所致。正常人血片中偶可见到异型淋巴细胞。 某些病毒感染,如EB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肝炎病毒等均可见淋巴细胞增高,并出现数量不等的异 型淋巴细胞。其中以EB病毒感染导致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表现尤为显著,异型淋巴细胞 10%,对其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9. 淋巴细胞增高 血液白细胞分类计数,淋巴细胞占20~40%,绝对计数为(1.0~4.8)×109/L。婴幼儿淋巴细胞可生理性增高,新生儿淋巴细胞可高达50%以 上,并持续至6~7岁,以后逐渐降至成人水平。 病理性淋巴细胞增高分为相对增高和绝对增高。相对性淋巴细胞增高主要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粒 细胞缺乏症等,由于中性粒细胞严重减低以致淋巴细胞百分比相对增高,但绝对计数不增高。成人血液淋巴细胞计数>5.0×109/L时,称为淋巴细胞增高。 (1)感染性疾病 某些病毒性感染疾患,如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等均可见淋巴细胞增 高。某些细菌感染,如百日咳杆菌、结核杆菌感染也可引起淋巴细胞增高。此时可根据患者的年龄、流行病史、临床表现、血液学包括细胞形态学检验、血清学检 验、微生物学检验等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2)淋巴细胞系统恶性肿瘤 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患者WBC增高,可达(10~30)×109/L甚至更高。细胞分类时以原淋巴细胞为主,可达90%以上。中性粒细胞明显减少甚至缺如,涂片中易见篮状细胞,偶可见幼红细胞。多数患者伴贫血和PLT减低。 ②淋巴细胞慢性增殖性疾病 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幼淋巴细胞白血病,毛细胞白血病,高分化淋巴瘤白血病等。其中毛细胞白血病时,白细胞总数可不增高,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全血细胞减低,但白细胞分类时可见淋巴细胞相对增高,并可见数量不等的毛细胞。 10. 嗜酸粒细胞增高 由于嗜酸粒细胞在外周血中所占比例有限,非显著性增高时,多不会导致白细胞总数的变化。嗜酸粒细胞5%、绝对数0.5×109/L时,称为嗜酸粒细胞增高。嗜酸粒细胞计数与昼夜生理变化和家族遗传等有关。 1)反应性增高 ①最多见于过敏性疾患 如支气管哮喘、风疹、血管神经性水肿、食物或药物过敏等,嗜酸粒细胞增高可10%。 ②寄生虫感染 如蛔虫、钩虫、血吸虫、肺吸虫、旋毛虫、丝虫、囊虫、弓形虫、疟原虫等感染时,血中嗜酸粒细胞常明显增高,可见50%者。 ③某些皮肤病 如湿疹、天疱疮、剥脱性皮炎、银屑病等可见嗜酸粒细胞增高。 ④某些感染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前者如猩红热,后者如类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均可见嗜酸粒细胞增高。 (2)肿瘤性增高 ①某些恶性肿瘤 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如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肺癌、鼻咽癌等可见嗜酸粒细胞轻至中度增高。常以成熟嗜酸粒细胞增高为主。 ②某些血液系统疾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可伴嗜酸粒细胞增高,以成熟嗜酸粒细胞增高为主,可见幼稚嗜酸粒细胞。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可编辑 可编辑 常见异常形态 1.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2.中性粒细胞核右移 3.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 4.中性粒细胞空泡形成 5.中性粒细胞杜勒小体 6.中性粒细胞核变性 7.假性佩-赫畸形 8.异型淋巴细胞 9.淋巴细胞增高 10.嗜酸粒细胞增高 1.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外周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并可见晚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甚至早幼粒细胞时称为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仅见杆状粒细胞6%时,称为轻度核左移。 杆状粒 细胞10%,伴少量晚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