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与德.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盗与德   周末休息,带孙子在湛河公园闲游。在一偏僻处遇到一位捡破烂的老人,老人家一边整理碎报栏纸,一边大声吆喝。“在垃圾桶捡到几个钱包,有证件,有票据,对号的认领不收费”。我与路人一样,不是好奇,而是都丢过钱包手机之类的东西。不由自主停下脚步,弓身查看。虽然失望,但那些众多失主的窃窃私语不由让人感慨,难忘,回味。   盗者,可分为四种:首曰官盗,冠冕堂皇,大权在握,相互勾结,不择手段,巧取豪夺。此盗危害最大,盗走的不仅仅是钱财,同时也盗空了国家的基石,盗灭了百姓的信仰!!罄竹难书。次曰智盗:此类盗者有较高的学历,较高的智商,甚至有丰厚的财富。贪得无厌,永不满足。利用智慧不但盗走钱财,更有甚者再把顺手盗来的证件票据二次利用,进一步诈取勒索,敲骨取髓,置失主于死地。人性泯灭!三曰氓盗:此类盗者有安定的工作与收入,但不安于现状,盗视为第二职业,明抢暗夺。以种种下流手段盗得钱财后把顺手盗来的证件票据弃之粪池,沉入塘底,不给失主留下一线希望。实在可恶!四曰小盗:此类盗者家境贫寒,出身低微,不学无术,游手好闲,小打小闹。得手后只取钱财,不要卡证。往往会把证件票据放在有人可以看到的地方,给失主留有一线生机。也就是这些寒酸的小盗或多或少还留有一点点人性,也算是盗中之德吧!?   记得在农村生产队时期,村里来了一位木匠,给生产队打犁做耙做牛车,同时也为农户做木椅。给集体做工为的是换取半斗口粮,给农户干活只为一日三餐。农户人家放倒自家门前小槐树,斧锯劈开后再架火烤,用手工捏成圈椅,轻便耐用。木匠不但手艺好,而且很有知识,白天做工晚上讲故事。当时的生产队长挺有政治觉悟,怕小孩子们受毒害,远远的躲在一边偷听。当听到木匠讲的是侠盗《燕子李三》时,会慢慢的凑过来与孩子们一起听。木匠不是说书的,不会添油加醋,故事总有讲完的时候,大人小孩都不愿离去。你一言我一语催木匠再讲一个。木匠漫不经心的讲了一个文人与强盗的故事。当时只记得新鲜有趣,模糊记下了故事的大概。直到文化市场开放,我第一次从图书馆里读到这个故事,才真正理解了故事的内容与含义。   唐代诗人李涉乘船前往九江,经皖口时遇强盗拦劫。盗首厉声喝问?“船上何人”?李涉站立船头,从容回答是李博士。盗首原本也是读书人,因世道混乱而落草为寇。久仰李涉大名,如今亲眼得见,恭请李涉赋诗相赠,以验证身分。李涉随口吟道:“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相回避,世上如今半是君。”盗首为李涉的诗打动,也按原韵和诗一首:“与君相逢在江村,久慕姓名今相闻,潜龙何须留名姓,半个尧舜也是君。”诗罢,盗首拱手致意,李涉杨帆而去。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