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治则治法探讨--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课件 《金匮要略》治则治法的 临床应用举要与探讨 “官至长沙太守”事:无正史可考,但自宋代之后,医家常以“长沙”指代仲景或仲景著作。 一、表里同病时的先后缓急治则 【原文】 问曰:病有急当救里救表者,何谓也?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14) 1.表里证同时出现时,首先应分别证情的先后缓急,急者先治,缓者后治。以里证为急,故应先救其里,如表证未解,而误用汗法更虚其阳,则会导致两脱之危候发生。当里证基本解除之后表证仍在,则救表以祛其邪,防再行传变入里。 2.先里后表的治法,是治疗表里同病的变法。一般来说,表里同病,应先解表,表解后方可治里,否则易致外邪内陷,造成变证。因此,先表后里的治法,是治疗表里同病的常法。此外,有时表里同病相互影响,为了提高疗效,必须双方兼顾,这又是表里同治的又一治法。 总之,先表后里、先里后表、表里同治三种治法,均必须根据表里双方病情的主次和缓急轻重,尤其里气盛衰情况来决定。里虚寒者温里为先。 二、缓中补虚法的临床应用 【原文】 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蟅虫丸主之。(18) 大黄蟅虫丸方: 大黄十分(蒸) 黄芩二两 甘草三两 桃仁一升 杏仁一升 芍药四两 干地黄十两 干漆一两 虻虫一升 水蛭百枚 蛴螬一升 蟅虫半升 上十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酒饮服五丸,日三服。 1.五劳、七伤是导致虚劳干血的病因,症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肌肤甲错,两目暗黑。由于虚劳日久不愈,经络气血的运行受阻,从而产生瘀血,即所谓“干血”。瘀血内停,新血不生,肌肤失养,故粗糙如鳞甲状;精血不荣于目,故两目黯黑。机体失于荣养,故极度消瘦虚弱。中焦脾胃运化受累,故腹满不能食。证因虚致瘀,瘀阻致虚,瘀血不除,新血不生。治以大黄蟅虫丸,祛瘀生新,缓中补虚。 2.方中大黄、蟅虫、桃仁、虻虫、水蛭、蛴螬、干漆活血化瘀;芍药、地黄养血补虚润燥;杏仁利气;黄芩清热;甘草,白蜜益气和中,为久病血瘀的缓治方。方中攻补兼施,峻剂丸服以缓投,以达攻不伤正;补不留瘀,意在缓攻,故曰:“缓中补虚”。 3.此方位于虚劳证之末,可见久病入血,久病入络,久病有瘀,对临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胸痹病机与治则 【原文】 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1) 1.一切疾病的发生都离不开邪盛与正虚两个方面,所以诊脉应注意辨别其太过与不及。胸痹、心痛的脉象“阳微阴弦”,是太过与不及的反映。“阳微”,是上焦阳气不足,胸阳不振之象;“阴弦”,是阴寒邪盛,痰饮内停之征。“阳微”与“阴弦”同时并见,以脉测证,胸痹、心痛的病机是上焦阳虚,阴邪上乘,邪正相搏,闭塞心胸。《论注》云:“最虚之处,即是容邪之处也”,由于上焦阳虚,痰气水饮等阴邪乘虚而居于阳位,导致胸中阳气不通,不通则痛。 2.原文“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进一步指出“阳微”与“阴弦”是胸痹、心痛发病中不可缺一的两个方面,仅有胸阳之虚,或仅有阴邪之盛,都不致本病发生;必须是胸阳不足,阴乘阳位,二者相互搏结,才能成为胸痹、心痛之病。 3.“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用这种肯定句式强调,说明胸痹、心痛的发作,在于阴寒之邪为患,治疗在于逐寒回阳以缓心痛。 四、腹满温法的临床应用 【原文】 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胠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1) 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3) 1.趺阳脉主候中焦脾胃。“脉微弦”即指脉微而弦。脉微是中阳不足,脾胃虚寒;脉弦,主寒主痛。“虚寒从下上也”是本证形成的病因和病机,即中焦阳气不足,下焦肝肾阴寒之气逆于中焦,形成土虚木侮。 2.脾胃主运化,脾胃虚寒,则运化功能减退,故腹满,或大便难;当寒聚阳郁则腹满,阳聚寒散则满消,故腹满时轻时重;肝主疏泄,肝气上逆,则疏泄失职,而两胁疼痛。 本证的辨证要点在于: ①趺阳脉微弦; ②腹满时减,复如故。 3.“当以温药服之”,是本证总的治则。因病机属虚寒,故治当以温药服之。正所谓“脏寒生满病”。 五、痰饮治则的应用分析 【原文】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15)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