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19届高三地理1月 模拟调研考试试题.docVIP

湖北省2019届高三地理1月 模拟调研考试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湖北省2019年元月高考模拟调研考试 文科综合试卷(地理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白令海峡宽80km,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此有人提议在白令海峡修建跨海大桥或海底隧道。据此回答1~2题。 1.修建白令海峡跨海大桥或海底隧道,有利于 ①极大缩短亚洲大陆和美洲大陆间的运输时间,促进两大洲国家的贸易往来 ②进一步促进环太平洋经济带的发展 ③增强美俄、加三国的物资和能源流通,美、加的能源向俄罗斯输出 ④促进俄罗斯远东地区和美国阿拉斯加州的经济开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当前白令海峡跨海大桥或海底隧道难以修建的主要原因是 A.技术条件不成熟 B.海峡两岸道路等基础设施缺乏 C.美俄对立的国际关系 D.海峡恶劣的自然环境 图1为118°W-123°W之间沿36°N、38°N、40°N,三条纬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3~5题。 3.该区域 A.地处沿海,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B.中部有西北一东南方向延伸的狭长谷地 C.西部为低缓高原,东部为高山地形 D.沿海地区的地形以宽阔平原为主 4.关于图中a、b两区域河流表述正确的是 A.a地河流密集且流量季节变化大 B.b地河流稀疏且流量季节变化大 C.a地河流稀疏且流量季节变化小 D.b地河流密集且流量季节变化小 5.该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有可能为 A.水稻种植业 B.地中海式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商品谷物农业 2018年11月30日,中科院在京宣布在海拔4600米藏北羌塘高原色林错(色林错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附近,发现一处距今4万-3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尼阿底(见图2)。这是一处规模宏大、地层保存完好的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据此完成第6~8题。 6.青藏高原地区古遗迹难以留存的原因是 ①地势高,难以形成地表覆盖保护层 ②紫外线强,氧化及微生物作用强 ③地表风化、外力侵蚀作用强 ④缺氧、低温、资源匮乏、生态脆弱,可达性差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下列描述可信的是 A雪山倒映在色林错湖面上,湖面上渔船来往,众多沙鸥在天空盘旋 B.正午时分,艳阳高照,风从远处湖面吹来,带来了清凉的水汽 C.下午五时左右,我们在厚厚的黑土层下又发掘出一批打制石器 D.热情的藏族同胞在远处的山上放牧山羊,他们为我们送来了新做的酥油茶 8.尼阿底遗址沉积物 A.以砂、砾石沉积为主,有机质含量极低 B.以黏土、砂质沉积为主,有机质含量丰富 C.以泥质(粉砂和黏土)沉积为主,有机质含量极低 D.以砂、砾石沉积为主,有机质含量丰富 2018年11月30日,新疆多地出现七级以上大风,大风携沙南下,进入到乌鲁木齐等地形成“黄雪”,“黄雪”表面浅黄色沙尘,里层洁白。下图是北京时间2018年12月4日8:00亚洲局部地面气压分布。据此完成9~11题。 9.造成乌鲁木齐降“黄雪”的天气系统示意图是 10.图3所示时刻,冷空气前锋已经到达我国 A.南海海域 B:华南地区 C.长江流域 D.河套地区 11.据图3推测,符合2018年12月4日8:00的“云中总水量(1000pa)”模拟图为 二、非选择题第36题~第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题-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 36.(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软木树(图5)生活在西南欧的伊比利亚半岛上,每年可吸收1400万吨二氧化碳,它不怕剥皮,软木树皮富于弹性,能耐压、耐酸,适当的湿度对软木的弹性和可压缩性至关重要。 材料二 葡萄牙(图6)具有“软木王国”之称,软木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出口量居世界第一。软木树皮剥下后先露天堆叠起来风干半年,再把它放到100℃的沸水槽中蒸煮,蒸煮后堆放在室内三周就可以加工成葡萄酒瓶塞等各种制品。天然软木加工成的软木塞——“无忧无铝”,多年来一直是中国市场的首选。 (1)简述葡萄牙的地形特征。(6分) (2)推测软木树的突出特征。(6分) (3)说明软木加工过程中用沸水蒸煮以及随后堆放在室内一段时间再加工的原因(6分) (4)分析软木生产对葡萄牙可持续发展的意义。(6分) 37.(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四川盆地西部山区是中国多雨地区,岷江自山区转入成都平原,流速陡降,易淤易决,古代水灾特别严重。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中游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历经两千多年而不衰,被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材料二 这个工程采取中流做堰的方法,把岷江水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位于凹岸一侧,外江位于凸岸一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叶倾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