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铁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VIP

内蒙古包铁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包铁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三年级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7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60分) 1.自武王以后,周共灭九十九国,降服六百五十二国。上述国数未必可信,但灭多数小国,建立较大的侯国,使遵守周朝制度、向周王朝贡,则是事实。这表明西周初年( ) A. 出现新旧并存的政治制度 B. 推行分封制是巩固统治的需要 C. 沿袭商朝分封诸侯的传统 D. 实行的政治制度强调血缘关系 2.明代中期曾出现过皇帝的“批红”都会采纳内阁“票拟”的现象,甚至“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这反映出当时( ) A.中枢权力运行较为有序 B.内阁掌握决策大权 C.皇帝权力受到严格限制 D.相权一度得以恢复 3.更赋,汉制,成年男子均须为政府服徭役,共有三种,即正卒、戍边、更卒。更卒之役是每人每年须在本地为地方官府服一个月的无偿劳役。如不愿或不能亲身服役者,可出一定量的钱交官府雇人代替;而所出之钱,即谓之更赋。更赋的实行( ) A.有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B.成为政府敛财的主要手段 C.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达 D.促进了汉初经济逐渐恢复 4.从战国时期商鞅管制粮食贸易的“使商无得籴,农无得粜”,到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的政策,反映了( ) A. 国家保护和发展国营商业 B. 官府放宽盐铁和粮食交易 C. 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 战国与汉期经济政策一致 5. 据下表能够被认定为历史事实的是( ) 记述 出处 “贾人有市籍者,及其家属,皆无得籍名田,以便农。 敢犯令,没入田僮” 《史记·平准书》 “身与同居大功以上亲执工商,家传其业不得仕” 《唐律疏议·诈伪》 “鬻卤盐三斤者仍坐死”,“私有茶一两笞四十, 四十两徒二年” 南宋《庆元条法事类》 A. 严禁私人占有土地是抑商政策的发端 B. 允许商人入仕是商业繁荣的主要表现 C. 农民在农耕时代文化价值观念中最为尊贵D. 古代统治者固守重农抑商政策 6.《礼记?曲礼》中记载:“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此言论旨在强调( ) A. 仁德观念具有深入人心的道德渗透力 B. 教育训导和百官立威是形成礼的条件 C. 人人都应遵守符合身份和地位的规范 D. 政治强制是实现礼乐规范的有力保障 7.《宋辽金元史新编》中说道:“这一时代(宋代)里中国人并重理想与现实,兼备雅与俗的口味。”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国家主要统治思想的转变 B. 士大夫阶层追求大雅意境 C. 宋代的审美观发生了变革 D. 理学和商品经济发展影响 8.在糊名制出现之前的唐代科举考试中,出现过一种“倒歧视”的现象——许多高官子弟不以门荫入仕,而是去参加进士考试。这种现象本质上说明了( ) A.士族门第不再有吸引力 B.科举制的地位日益稳固 C.科举制亟待进一步完善 D.社会舆论决定士族选择 9.在中国戏曲中,昆曲被称为雅乐正声,明万历年间更是被视为“官腔”。随着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京剧的形成终结了长期以来的“花雅之争”,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衰落了下去。清中叶以后昆曲没落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等级观念的弱化 B.统治阶层旨趣的变化 C.民众文化水平的退步 D.市民阶层发展的必然 10.鸦片战争爆发前夕,林则徐认为“夷兵除枪炮之外,击刺步伐俱非所娴,而腿足裹缠,结束严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是其强非不可制也”。这一认识( ) A. 是“闭关锁国”政策引起的 B. 说明地主阶级排斥外来文明 C. 反映夷兵作战能力的缺陷 D. 说明林则徐关注世界形势 11.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后,梁启超感叹道:“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而十八行省之民,尤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梁启超认为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主要影响是( ) A. 清政府进行“新政”改革 B. 迫使中国扩大对列强开放 C. 刺激民众忧患意识的产生 D.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高涨 12.16.蒋介石曾在某战区作战计划中指出:“该战区以扫荡上海敌军根据地,并粉碎在沿江沿海登陆取包围行动之敌,以达成巩固首都及经济策源地,为作战指导之基本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叶倾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