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必修2第3节《农业地域的形成跟发展》教材解析跟教学建议(改)文档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高一地理中心组:汪阳 黄咏梅 何冰 梁爱军 谢少凤 王龙湘 蔡国毅
一、课标及基础知识
◆课标要求: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一)课标解读
1.了解农业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2.了解区位的含义;
3.分析主要农业区位因素(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实例;
4.结合实例,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二)知识点整理
1、农业生产的特点
1.地域性——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2.季节性和周期性——遵循“不违农时”的原则
2、农业的分类
1.按生产对象分: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
2.按投入多少分:粗放农业、密集农业(或集约化农业,包括劳动密集和生产资料密集)
3.按产品用途分:自给农业、商品农业
3、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地形(地形类型、地势)、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水源(河水、冰雪融水、地下水)、土壤(耕地面积、土壤肥力)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农业技术(生产技术和经验、机械化水平、保鲜冷藏技术等)、劳动力、政策、地价、资金、工业基础
(一)气候
1.热量:影响农作物的类型、耕作制度和产量等。(注:昼夜温差的大小也影响农作物的品质,举例:新疆的瓜果特别甜、青藏高原青稞品质好。)
我国各温度带农业生产的差异
温度带
主要地形区
积温
主要农作物
耕作制度
中温带
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准噶尔盆地
1600°C
春小麦、玉米、大豆、高粱、亚麻、甜菜
一年一熟
暖温带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
3400°C
冬小麦、棉花、玉米、温带水果
两年三熟
亚热带
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南丘陵、珠江三角洲
4500°C
水稻、甘蔗、油菜、茶叶、亚热带水果(如柑橘等)
一年两熟至三熟
热带
海南岛、云南西双版纳
雷州半岛、台湾南部
>8000
热带经济作物(如橡胶、香蕉、咖啡、椰子等)
一年三熟
青藏
高原区
青藏高原
< 2000
青稞
一年一熟
注:农业生产上把日平均气温≥10℃
2.光照:不同农作物对光照条件的要求不同。
长日照农作物:麦类、亚麻、甜菜、马铃薯等。
短日照农作物:水稻、玉米、高粱、大豆等。
3.降水:年降水量大于400MM的湿润、半湿润地区主要发展种植业。
年降水量小于400MM的半干旱、干旱地区主要发展畜牧业。
年降水量小于250毫米且无灌溉水源的地区难以发展农业生产
*雨热同期是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二)地形
(三)土壤
*南方的红壤丘陵上适宜种茶树(茶树生长需要酸性的土壤环境)。
*东北平原的黑土和黑钙土、四川盆地的紫色土、南方的水稻土都是肥沃的土壤(有机质丰富)。
*沙质土壤适宜种花生、棉花(土质疏松,透水透气)。
*世界农业发达的地区多分布在土壤肥沃的冲积平原和温带草原地区。
(四)水源: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和旱季的灌溉尤为重要。
举例:西北地区的灌溉农业、新疆的绿洲农业。
花卉、蔬菜、水稻、甘蔗等农作物的生长对水源的要求较高。
(五)市场:农产品的销售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考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
举例: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
(六)交通运输:产品容易腐烂变质或需要远距离运输的农业生产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举例:乳畜业、园艺业、出口农业。
(七)技术
举例:
①人们通过农业技术改革,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如:把橡胶生产北推到北纬22度;双季稻推广到江淮平原;小麦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4000米等;
②人们根据经济技术水平,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如:在丘陵上修筑梯田;温室农业、大棚农业等;
③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农产品市场地域大为扩展;
④其它:杂交育种、太空育种、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等。
(八)劳动力
举例: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农业生产多采用精耕细作的方式;
地广人稀的地区发展商品农业,农业生产多采用机械化的方式。
(九)政策
举例:国家组织人员开发“北大荒”;
国家通过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鼓励农民扩大某种农作物的生产等。
(十)地价
举例:在大城市周围建立以生产蔬菜、花卉、肉、蛋、奶为主的农业基地(城郊农业)。
(十一)工业基础
举例:工业为农业提供了机械、化肥、农药等。
4、农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影响着农业区位的选择。一方面,人们通过培育良种、改造自然因素和改良耕种制度等,扩大农业的区位范围。另一方面,社会经济条件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对农业区位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
农业生产现象
变化的农业区位因素
在丘陵上修筑梯田
改造地形条件
修建水库和引水渠道;打机井;新疆的坎儿井
改善水源条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