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 教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大道之行也 《礼记》 《礼记》简介: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其成书年代及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据《汉书·艺文志》说是七十子后学者所记的,由汉人戴圣传述,故又称《小戴礼记》,以区别于戴德所传的《大戴礼记》。《礼记》也是一篇重要的仁义道德教科书,其第一篇就开宗明义,指出:“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涖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成不庄。”这就是儒家重视礼的主要原因。 《礼记》共20卷49篇,全书保存了大量的先秦时代的社会史料。 《礼记》中也有许多糟粕的东西,需要在研究时批判吸收。 先听再读 听读思考:“大道”、“大同”分别指什么? 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 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 研读理解 自由朗读课文,掌握以下文言实词,疏通文意 大道之行也:施行 选贤与能:通“举” 讲信修睦:培养 故人不独亲其亲:故,所以。独,单独。亲,以---为亲 矜:guān老而无妻的人 皆有所养:供养 男有分:fèn 职分,指职业 货恶其弃于地也:wù 憎恶 不必藏于己:私藏 谋闭而不兴:发生 盗窃乱贼而不作: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 故外户而不闭:用门闩插门 合作学习 (1)自主探究理解翻译 (2)小组合作学习,翻译全文 (3)全班交流 探究学习 (1)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 (2)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a、人人都受到社会的关爱。全社会亲如一家,各种年龄段的人都有适当的安排,对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体现出了社会的关爱 。 b、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稳定的职业,有安定和睦的家庭,男耕女织,丰衣足食 。 c、货尽其用,人尽其力。人们在共同的生产劳动中,应珍惜劳动产品,无自私自利之心,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辱。尽全力工作,没有多得的念头,更不会据为己有。 “大同”社会是夏以前的社会形态,过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说法,由此可见,“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说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大同”理想社会源于“五帝之世”同时又高于“五帝之世”。 (2)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朗读指导 a)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 b)“天下”三句用分列语气读 c)“不必为己”后停顿稍长,收一层文意 d)“故外户而不闭”后停顿稍长 e)末句一字一顿,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