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防水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QC成果.ppt

地下防水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QC成果.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QC成果报告 课题名称: 地下防水砼工程的质量控制 单位名称: 小组名称: 发 表 人: 小组类型:攻关型 注册登记号: 1、工程概况 **中心工程总建筑面积为96946㎡,框架剪力墙结构,A座、B座:二十二层,C座、D座:四层,地下均设置一层,地下室层高5.4m,基础底板厚为0.5m,墙板厚度为0.3m,顶板厚度为0.35m,按设计要求在地下室纵横方向各设置两条后浇带。基础均采用Φ600~Φ1200钻孔灌注桩。底板和侧板砼强度为C35,抗渗等级S6,地下防水等级一级。 2、小组概况 助工 技术负责人 组员 大专 3 助工 助工 助工 工程师 助工 工程师 施工员 组员 高中 4 2005.7-2005.9 活动时间 攻关型 小组类型 2005.7.1 成立时间 职 称 职 务 组内分工 学历 姓名 序号 资料员 组员 大专 7 资料员 组员 大专 6 质监科长 组员 大专 5 技术总负责 副组长 大专 2 项目经理 组长 大专 1 注册登记号 **中心工程QC小组 小组名称 3、选题理由 理由一 理由二 理由三 工程质量目标为优质工程, 确保市“兰花杯”、 争创省“钱江杯”优质工程 公司各级领导对本工程非常重视, 多次提出要把**中心建成精品, 争创省优工程,并使其成为县级 标志性建筑 由于地下工程常常受到潮湿和地下水 及有害物质的影响,若出现渗漏, 不仅影响使用,给整个工程造成 质量影响使用,且维修难度大 地 下 防 水 砼 工 程 的 质 量 控 制 4、现状调查 在开展课题研究之初,小组成员对以往几个类似工程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共得到质量信息40条,我们对此进行了一个缺陷统计,整理成表如下: 4、现状调查 我们把质量缺陷情况绘制成“排列图”,以寻找主要缺陷。 30 20 10 0 频数 累计频率 砼不密实 19 施工缝 10 管道穿墙处 5 后浇带缝 3 其他 2 100 80 60 40 20 0 47.5% 72.5% 87.5% 95% 5、目标确定 目标值:确保地下防水砼工程的质量优良。 公司领导非常重视本次QC活动,在技术 管理方面抽调公司的技术骨干亲临 现场指导。项目部选择了具有丰富施工 经验的高宝庆工程师担任技术负责人 几位经验丰富的QC小组成员和技术人员 的参加,为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组 织基础和技术保障 小组全体成员都经过QC教育,自身素质 及活动的认识较高,具有较好的团队协 作精神 项目部所选的施工班组对地下防水砼 工程有多次的施工经验,对地下防水砼 工程施工工艺较为熟悉 目 标 可 行 6、原因分析 1、分析原因 :针对影响地下防水砼工程质量因素,我们小组多次组织全体成员召开技术、质量商讨会议,认真分析剖析原因,详见以下分析图: 人 机 料 法 环 地 下 防 水 砼 工 程 的 质 量 控 制 施工人员意薄弱 施工方法编制不详细 工具陈旧 材料选用难 材料用量不易控制 现场施工难操作 细部构造难施工 施工环境气温难控制 2、要因确认 :根据因果分析图,我们小组召开会议,对7个末端因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制定出如下要因确认表 6、原因分析 6、原因分析 7、制定对策 8、对策实施 实施一 :针对施工环境气温难控制 实施效果:防水砼施工环境气温控制在5℃-10℃,现场无水无泥浆。 高 宝 林 负 责 项 目 部 在地下防水砼工程施工期间必须做好周围 环境的排水和降低水位的工作,要求降低 至防水工程底部高程以下500mm位置, 并应保证已降地下水位控制在整个防水 工程完成之前。尽量选择在晴天浇筑砼, 避免雨天施工时对砼浇捣产生影响。 施工环境气温应控制在5℃-10℃ 实施 8、对策实施 实施二 :针对材料选用难 实施效果:防水砼强度全部达到设计要求100%以上。 高 宝 庆 和 潘 雅 琴 负 责 项 目 部 选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对防水砼用水必须达到饮用水标准方可 使用 实施 砂采用中砂,含砂量不大于2.5%,不含 泥粒 石子粒径为5-40mm,采用连续性级配, 严格控制砼配合比。含泥量不超过1% 8、对策实施 实施三 :针对材料用量不易控制 实施效果:砼抗渗效果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潘 雅 琴 和 王 文 烽 负 责 项 目 部 试配要求的抗渗水压值应比设计值 提高0.2Mpa 严格控制水灰比,应限制在0.55以内, 水泥用量一般不得小于300kg/m3 实施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