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八一三”事变: 1937年8-13,上海 日军的战略目标:迫使国民政府迅速投降 (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 表示要“抵抗暴力” * * 第二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 抗日战争的爆发 牢记历史,振兴中华 一、七七事变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二、正面战场的抗战 三、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四、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发表 一、七七事变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七七事变——抗战的全面爆发 请你分析七七事变爆发的必然性 理论上 历史角度 外部条件 请思考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形成的?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及时发表宣言、通电,提出“发动群众斗争……直接给日本帝国主义以打击”的号召。 2、华北事变后,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4、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奠定了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 5、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6、七七事变爆发,全面抗战开始。第二天,中共发表抗日通电。 7、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也发表自卫宣言。 8、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新四军和八路军。 9、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平津作战 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正面战场的抗战 1937年7月28日——30日,平津失陷 1937年8月13日——11月12日,上海失守 1937年9月13日——11月8日,日占太原 意义: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1、平型关大捷——首次 2、忻口战役 南京大屠杀场景之一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在日军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六师长谷寿夫指挥下,侵略军进行了长达六周的烧杀抢掠,对中国军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调查报告:无辜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被集体杀害,并焚尸灭迹的有十九万多人,总共有三十万人丧生。在南京城郊,侵略军大肆洗劫机关、仓库、民宅、鸡鸭猪牛、粮食蔬菜,无所不抢。全市约有三分之一的建筑物被日军烧毁。这就是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 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日军少尉向井、野田在南京紫金山下进行杀人竞赛。日本《东京日日新闻》以“紫金山下”为题进行报道,称向井已杀了106 人,野田杀了105人,但不知谁先杀到100人,所以胜负难分,他们还要以杀满150个中国人为目标比赛下去。 这是当时《东京日日新闻》对此事报道的影印件。 日本侵略军在南京进行血腥屠杀后,将数以万计的被杀者尸体抛入江中,顺流漂走,企图掩盖其暴行。左下图是日本的村濑守保当时在下关江边拍摄的日军抛尸灭迹的照片。 残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国民政府迁移情况 广州 武汉 南京 重庆 平津作战 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正面战场的抗战 1937年7月28日——30日,平津失陷 1937年8月13日——11月12日,上海失守 1937年9月13日——11月8日,日占太原 1937年12月——1938年5月,徐州失守 意义: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1、平型关大捷——首次 2、忻口战役 台儿庄战役——最大胜利 节节败退 1.正面战场中国失利的原因是什么? 2.如何评价国民政府的抗战方略的? 请思考 三、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1、洛川会议 ——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 黄 河 陕甘宁 晋绥 晋察冀 晋冀豫 冀鲁豫 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示意图 延安 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必要性:                                              可能性:                        1、敌强我弱                       2、有效地积聚、发展人民群众的抗日力量 1、日军战线过长,兵力不足              2、广大农村是自然经济,生存能力强3、有得的地形,人民的支持 试分析两条不同抗战路线 1、依靠的力量不同 2、抗战的结果不同 3、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四、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发表 1、背景: 国民党: 2、根本目的:为全国人民指出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 国情…… 道义…… 不会速胜, 也不会亡国! 亲 日 派——亡国论 亲英美派——速胜论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