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斯射线束偏移技术在渤海LDl617区的应用.pdf

高斯射线束偏移技术在渤海LDl617区的应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3卷第5期 中国海上油气 V01.23No.5 2011年10月 CHINAOFFSH()RE0lLANDGAS 0ct.2011 6—1 高斯射线束偏移技术在渤海LDl7区的应用 王志亮 周 滨 高 祁 张建峰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摘 要 高斯射线柬偏移技术是近几年来国外广泛应用的一种新的偏移处理技术,它克服了常规 克希霍夫偏移技术在焦散面附近振幅急剧、不固定变化的缺点,在复杂速度构造区域也能保证正常 响应。高斯射线束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渤海LDl6—17区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有效改善了高陡 构造和复杂断裂的成像效果,提高了中深层地震资料的信噪比。该项技术在渤海地区有广阔的应 用前景。 关键词 高斯射线束 叠前深度偏移 高陡构造 成像效果 克希霍夫偏移技术由于具有计算效率高、便于 (1)首先对野外采集的地震资料进行常规预处 目标处理、对陡倾角地层较为适用等优势而广泛应 理、去噪和衰减多次波处理,以获得质量较高的偏移 用于地震资料处理,但该方法只考虑了单一路径,存 前道集。 在焦散、干涉现象,走时计算不准确,对复杂构造难 (2)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得到时间域的均 以准确成像。高斯射线束偏移技术是近几年来国外 方根速度场,转换到深度域层速度,进行一定的平 广泛应用的一种新的偏移处理技术,它克服了克希 滑,建立初始的深度偏移速度模型。 霍夫偏移技术在焦散面附近振幅急剧、不固定变化 (3)对初始速度模型进行多次更新和迭代,获 的缺点,在复杂速度构造处也能保证正常响应a 取最终的速度模型。主要工作包括: LDl6—17区位于渤海海域辽东凸起南端,东面 ①各向同性速度的层析成像反演,即利用共成 和南面紧邻辽中生烃凹陷,为有利的油气运移指向 像点道集内剩余曲率进行速度场反演。由于反演的 多解性,使用分层反演,由浅至深逐层向下反演。 区,辽中走滑断层贯穿其间,已发现LDl6-1和 LDl7—1等含油气构造,尚有LDl6-4、LDl7-2等一②各向异性速度场估计,即通过测井资料和层 系列有利勘探目标。由于该区老的叠前时间偏移资 位解释估计各向异性速度场。 料走滑断层位置不清,中深层构造成像效果差,导致 ③对局部难以把握的速度进行扫描测试。由于 不能较好地认识断层在平面、剖面上的组合关系,不 速度变化过于剧烈的地方同相轴不清楚,难以拾取 能准确地落实构造,因此对该区三维地震资料采取 道集内的剩余曲率,所以进行不同速度场扫描,选取 了高斯射线束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并取得了具有实际 合适的速度。 意义的处理效果,这是高斯射线束偏移技术在中国 (4,把第一步得到的数据抽成共偏移面道集, 近海油气勘探中的首次应用。 进行全三维叠前深度偏移运算。 1 高斯射线束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步骤 2 在LDl6—17区应用效果分析 高斯射线束偏移原理与性质见文献[1]~E33。 为了对比一般射线法与高斯射线束法的叠前深 针对渤海海域地震资料的特点,经过反复论证,总结 度偏移效果,我们用同一速度模型对相同输入的数 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高斯射线束深度偏移处理流程, 据体分别做高斯射线柬叠前深度偏移和克希霍夫叠 其主要步骤如下: 前深度偏移处理,成果剖面如图14所示。 第一作者简介:王志亮。男,2003年毕业于原西南石油学院,主要从事地震资料处理1=作。地址: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洋石油路68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