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冠心病中医药治疗综述文档
冠心病中医药治疗综述
摘要:系统叙述了近10年来冠心病的病因病机、治疗方药、临床案例以及如何预防等 ,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关键词:冠心病 中医药治疗 综述
TCM Research on 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 (CHD)
Abstract:The article in all sides states the causes of disease,the pathogenesis,differentiation of symptoms and signs,the formula and therapy,the detailed clinical treatment of 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reviews the experimental studies of 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finally,it points out the existent problems and the methods for regulating the research of it.
Key words: 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 TCM, review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 CHD)简称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疾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IHD)。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对冠心病的认识,以及在治疗方面也取得了特色和优势 ,现将近年来中医对冠心病的病因病机、治疗方药、临床案例和防治原则作一综述。
病因病机
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心绞痛)或心肌坏死(心肌梗塞)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冠心病是现代医学病名,中医的胸痹相类似。 而中医论胸痹首见于《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1],在该篇中论述胸痹的病因病机为“阳微阴弦 ”,即胸阳不振,中下焦有痰饮水湿等阴邪上犯,痹阻胸阳,气血运行不畅,致胸痹的发生。《金匮要略》中虽未论及发病年龄的问题,但冠心病以老年人为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质逐渐下降。有的表 现为阴虚,有的表现为阳虚,而腑阳气虚弱,如心阳虚宗气虚、脾肾阳虚就是胸痹发病的内因,是根本;但仅有这些病理变化还不够,在老年人中,并不是所有阳虚者都会患胸痹病,胸痹的发病还需要具备另一病理变化,那就是痰饮水湿等阴邪,临床上以痰饮为多见,这是 标,是相对于阳虚这个本而言的。痰饮水湿来自中下焦,主要是由膏粱厚味、或饮冷、或饮水过多,而脾胃运化功能下降时产生,当然也有瘀血,但瘀血是由胸阳不振、痰饮水湿阻 滞而产生的。所以说,脏腑阳气虚是因、是本;痰饮水湿是果、是标。有了标和本。只是具备了胸痹发病的条件,还不一定会发病,胸痹发病还需要标本的相互作用, 脏腑阳虚不断产生痰饮水湿,痰饮水湿不断损伤脏腑阳气;更为重要的是中下焦产生的痰饮水湿必须侵犯到 上焦,痹阻胸阳,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才能发生胸痹。 因为痰饮水湿为阴浊之邪,而人体上焦为清阳之地,清廓之府是容不得半点秽浊,痰饮水湿在上焦不似在胃肠或膀胱可以逐邪外出,而只能宣通阳气以化之,因此胸痹一旦发病,一时难以痊愈。据专家研究表明,冠心病的病因不明,现已知二百六十种因素与发病有关,因此治疗比较复杂。
冠心病心绞痛属 中医“胸痹心痛”[2]范畴。是由于正气亏虚、痰浊、瘀血、气滞、寒凝引起心脉痹阻不畅而发病。胸痹心痛患者多发生在 4O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元气逐渐虚损 ,气阴暗耗 ,脏器衰微,冠心病反复发作 。日久耗气伤阴、气阴进一步耗损的结果导致冠心病病情 的加重与恶化 ,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中疼痛特点以闷痛多见,而由血瘀所致的刺痛相对少见,许多患者存在有痰热证的表现。《证治汇补》日:“气郁痰火,忧恙则发,心膈大痛 ,次走胸背。”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到目前,心血管发病及死亡率已经跃居第一位。因此黄等[3]认为如何有效防治心血管病的发生,是世界每一种医疗体系都不能回避的医学课题、社会课题。
冠心痛在中年以上的人数中患病率及死亡率较高,是危害人类健康安全的主要疫患,在中医上崩“胸痹”“真心痛”范畴。
冠心病心绞痛属祖国医学的胸痹、真心痛范围。根据临床观察认为,此病患者绝大数有不同程度的气虚血瘀证 ,而且常兼有痰浊或气滞 ,近年来多数学者认 为此病属本虚标实证,气虚为本气滞、血瘀或痰浊为标,由于气虚帅血无力,血行不畅而生痰浊或致血脉瘀阻。
2、治疗方药
2.1治疗分型:
2.1.1活血化瘀法:用于血瘀不畅,心脉痹阻而致之胸痛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