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管幕箱涵顶进施工工法
天津城建集团工程总承包公司
张维、卢士鹏、王杰、宋福禄、颜秉玮
1.前言
作为穿越道路、铁路、机场等的非开挖技术,管幕法最早出现在1971年日本Kwase-Inae穿越铁路的通道工程中,欧洲较早采用该法是1979年比利时Antewerp地铁车站的修建,而后,在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得到了较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在此基础上,结合箱涵顶进施工,日本研究开发出很多工法,如ESA(endless self-advancing),FJ(front jacking)工法等。实测和理论分析结果均表明,具有一定刚度的管幕能显著减小地面变形和增加开挖面的稳定性。国内最有代表性的管幕-箱涵顶进法(RBJ工法)为上海北虹路地道工程,地道工程轴线基本呈南北走向,沿虹许路穿越西郊宾馆接入北虹路.为长距离浅埋式地道。管幕段长126m,由80根ф970×10mm带锁口的钢管,形成口字型管幕壁厚12mm。钢管锁口采用双角钢L-100×80×10(mm)。突破了原有的沉管法施工的局限,避免了对地上道路、建筑的影响。
南水北调天津市内配套箱涵穿越外环线工程为天津市首次应用管幕箱涵顶进工法,对高填土地层下管幕结合箱涵顶进的关键技术如管幕顶进纠偏、箱涵顶力计算与控制、施工对地表沉降影响等进行了分析,对管幕箱涵顶进工法的推广具有一定意义。
图1-1箱涵顶进穿越外环线平面布置图
2.工法特点
管幕箱涵顶进工法可以避免对地面道路交通的影响,实现非开挖条件下输水箱涵穿越公路。
3.适用范围
适用于非开挖条件下结构物穿越公路施工。
4.工艺原理
针对管幕箱涵顶进施工工艺特点,管幕、箱涵顶进在各施工阶段的技术要点,合理确定施工工艺,并采取相应措施使基坑围护结构设计及施工、管幕-箱涵的施工精度、管幕-箱涵的注浆、路面沉降达到了设计要求。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深基坑围护、支护方式的选择、施工工艺
5.1.1基坑围护
1、支护型式
原设计方案为基坑采用二级防护,第一级放坡加4m平台,外侧采用一排Ф60cm水泥搅拌桩防平台以上地下水,桩长9m。
第二级防护灌注桩采用Ф100cmC25钢筋混凝土,中心距1.2m,桩长17m,在钻孔灌注桩后采用二排Ф60cm,咬合10cm搅拌桩作为止水帷幕,桩长17m。
根据以往基坑施工经验,通过计算优化了基坑支护方案,优化方案如下:
基坑采用二级防护,第一级放坡加4m平台,外侧采用一排Ф60cm水泥搅拌桩防平台以上地下水,桩长9m。
第二级防护灌注桩采用Ф100cmC25钢筋混凝土,中心距1.2m,桩长12.5m(外环线公路东侧及东侧基坑顶管后背桩长15m),西侧箱涵顶进后背桩径Ф100cm,中心距1.4m,桩长12.5m,在钻孔灌注桩后采用二排Ф60cm,咬合20cm搅拌桩作为止水帷幕,桩长12.5m。
框构顶进工作坑防护桩设一道Ф500×8mm间距5m水平支撑。
基坑周边三侧布设Ф40cm大口井降水,间距7m,井深17m。沿公路布设Ф60cm大口井,间距7m,井深20m,将地下水位降至底板下50cm以下。
2、基坑稳定性分析
利用理正深基坑计算软件复核了基坑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
5.2 Φ970管幕-箱涵顶进施工工艺
图5.2-1施工工艺基本流程图
5.2.1管幕施工控制
1、钢管幕顶进
顶管采用2台泥水平衡式顶管机,由东工作坑向西工作坑按一定次序同时顶进。单节钢管长6m,随着顶进,钢管逐节焊接。比普通顶管的技术难度大在于不仅中线和高程控制精度高,而且由于锁口连接,要严格控制钢管顶进的偏转。
泥水平衡顶管掘进机的纠偏系统是由四组纠偏油缸构成的,纠偏的控制是根据管道激光测量定位系统来决定的。在顶进过程中,激光经纬仪从始至终进行跟踪测量,激光纠偏系统随时根据激光点的左右上下进行纠偏。顶进第一节管时,每顶进0.2~0.3m即对中心线和高程测量一次,顶进正常时,每顶进0.5~1.0m
图5.2.1-1管幕下顶进箱涵断面示意图
2、箱涵与管幕间预留间隙
箱涵和管幕间要留有一定间隙,是为了保证箱涵顶进时有一定空间,但间隙过大会影响地面沉降过量。本工程中箱涵顶面与管幕间隙为33cm,两侧各21.5cm,底部与管幕未预留间隙。预留间隙大小取决于钢管幕的顶进精度,管幕进出端必须满足箱涵外轮廓尺寸。
3、锁口
锁口在管幕施工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锁口的咬合(见图4),最终将钢管形成管幕,在箱涵顶进中,与钢管一起受力,因此锁口要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本工程中采用的锁口为轻型槽钢焊接而成。
图5.2.1-2锁口型式图
4、后续处理
钢管顶进完毕后,为了保证止水效果和提高管幕的整体刚度,采取以下措施:
(1)在箱涵顶进前,在管幕钢管内进行无收缩、免振捣混凝土填充,以加大管幕纵向的刚度,和避免管幕局部出现应力集中而屈服。钢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