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煤集团(贵州)公司赣兴煤业瓦斯防治能力评估报告汇编.doc

江煤集团(贵州)公司赣兴煤业瓦斯防治能力评估报告汇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煤集团(贵州)公司赣兴煤业 申请瓦斯防治能力评估资料汇编 煤矿发展概况、从事煤炭生产年限及近三年安全生产情况说明,相关负责人从业经历证明 (一)、煤矿发展概况 纳雍聂家寨赣兴煤业属于生产矿井。该矿井于2010年8月由江煤集团贵州公司收购后,企业性质由私营变为国营。 该矿井《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原贵州工业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2003年3月编制完成(设计规模30万t/a),于2003年7月29日通过评审,批文为黔煤规字[2003]278号;同年10月完成了《安全专篇》的编制并通过了评审,批文为黔煤安监二字[2003]220号;矿井安全设施于2004年10月16日通过了贵州煤矿安全监察水城办事处的验收,批文为黔煤安监水字[2004]149号。 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为5200000410030),有效期为10年(自2004年4月~2014年4月),由4个拐点圈定,井田面积2.7498Km2,生产规模为15万t/a,开采深度为+1955m~+1200m。 矿井在2007年11月发生了特别重大的煤(岩)与瓦斯突出事故后停止生产。于2010年10月,矿井根据贵州省安全生产监督局及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黔煤安监调查函[2010]61号)文件,“关于对毕节地区行政公署请求留纳雍县阳长镇群力煤矿有关问题的复函”中,同意纳雍县阳长镇群力煤矿保留并复工整改。 煤矿交通位置图1-1 矿井生产、建设情况 矿井基本概况: 纳雍聂家寨群力煤业位于贵州省纳雍县城西南方向,行政区划属纳雍县阳长镇管辖;地理坐标:东经105°08′45″~105°10′30″,北纬26°43′15″~26°44′45″;矿井距阳长镇6km,距纳雍县城区约32km,邻水城县城约53km,距水城滥坝火车站约28km,有纳雍县到水城县的S301省道经过阳长镇,矿山有连接S301省道的简易公路,交通较为方便。 矿区属高原多山地形,沟壑遍布、山形陡峭,北西高,南东低,山势随地层走向发育,本区最高点为茅草坡峰,海拔+2117.8m,最低点为南东米落河与大寿包水沟交汇处,海拔+1523.8 m,相对高差594 m,煤系地层一般在+1600m -1800m标高,采区对应地表为荒坡旱地,无重要建筑物,主平硐标高1562.846、副斜井标高1563.235。 本矿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7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降雨量980-1350mm,5-8月为主要降雨季节,冬季有短期霜雪和冰冻。风向多为东风,平均风速为2.8 m/s,最大风速为20 m/s。 矿区总面积2.75km2,具体矿界拐点如下: 拐点坐标 X坐标(m) Y坐标(m) 1 2958775.0000 2 2959240.0000 3 2957270.0000 4 2956620.0000 矿区面积:2.75Km2; 开采深度:+1955m~+1200m; 根据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2010年11月编制的《纳雍聂家寨群力煤矿生产地质报告》;矿区内主要可采煤层有2、5、6号等3层煤,截至2010年10月31日止,矿权范围内累计煤炭保有资源量为: 1675.4万t。其中:(332)资源量为168.3万吨,(333)资源量为1003.9万吨,(334)资源量为503.2万吨。 另,矿区范围标高+1200m以下(334)资源量为27.9万吨。 矿井生产系统的建设情况 1.开拓与开采系统 主平副斜的开拓方式。矿井主要有三个井筒:主平硐(断面5.14㎡)、副斜井(10.23㎡)、风井(5.76㎡),系统上下山三条:21#皮带道(5㎡)、轨道斜巷(6.6㎡)、21#总回(6.11㎡)。 设计采用平硐开拓,布置有主平硐、回风斜井两条井筒。共划分为一个水平三个采区,水平标高为+1380m。矿井F1断层东南+1380m标高以上为一采区,以下为二采区,F1断层西北部为三采区。主平硐井口坐标为:X=2957676.3,Y2,Z=+1560,方位角65°,倾角3‰°;回风斜井井口坐标为:X=2957602.7,Y7,Z=+1642.0,方位角55°,坡度30°。主平硐掘至6号煤层后沿走向向西北方向布置运输大巷,至采区中部后布置采区石门至2号煤层,沿煤层倾向布置运输、回风上下山构成采区主要系统。 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方法,放炮落煤;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护。 2.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方式,目前新鲜风流由主平硐进入,乏风流通过回风斜井排出。副斜井与11瓦斯进风巷贯通后,新鲜风流由主平硐、副斜井进入,乏风流通过回风斜井排出。 目前矿井安装有FBCDZ.NO.15型防爆

文档评论(0)

weidamei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