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7039 鲁迅研究 第02章 鲁迅的生活道路
27039《鲁迅研究》复习资料(注意:部分论述题部分知识要点只列大纲,自行展开论述)
识记
领会
理解、运用
填空
√
√
选择
√
√
简答(含名词解释)
√
论述
√
第二章 鲁迅的生活道路
第一节 热忱的爱国主义者
1、(识记)鲁迅原名、字、籍贯、生卒年
鲁迅,姓周,幼名樟寿,字豫才,南京求学时改名周树人;1881. 9.25年生,浙江绍兴。
2、(识记)鲁迅赴南京、日本求学的时间,学校名称,受到较大影响的书刊、导师等概况
1898.5南京求学,英·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严复 译《天演论》)
1902.1日本留学(东京弘文学院学日语),
1904秋 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藤野严九郎)
3、(识记)鲁迅弃医从文后在东京的主要文学活动
潜心阅读大量外国文学作品,提倡文艺,创办刊物《新生》(流产)
《科学史教篇》:介绍欧洲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从科学哲学高度总结经验教训,指出19世纪西方物质文明财富,在于建立一个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科学思想体系;《文化偏至论》:批判了维新派“
《科学史教篇》:介绍欧洲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从科学哲学高度总结经验教训,指出19世纪西方物质文明财富,在于建立一个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科学思想体系;
《文化偏至论》:批判了维新派“近不知中国之情,远复不察欧美之实”,提出立国“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和“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的主张;
《摩罗诗力说》:介绍和赞扬欧洲文学史上“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浪漫主义诗人及其作品,呼唤像他们这样的“精神界之战士”在中国早日出现。
翻译了许多,俄国和东欧、北欧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1908编为《域外小说集》二册。
4、(领会)鲁迅从小所受的文化教育与影响
幼年时期,《山海经》,听到许多生动的神话和故事,接触大量年画、社戏等民间艺术;
7岁开蒙,读的第一本书《鉴略》(类似中国通史的启蒙读物);
12岁“三味书屋”(老师 寿镜吾:方正、博学),读完《论语》、《孟子》、《周易》、《尔雅》、《唐诗三百首》,课外读不少笔记、野史、杂集,(口头上、书本上的历史、故事、绘画、戏曲、诗文等),从各个方面(尤其是“非传统”方面)补充丰富历史知识和社会知识,充实文学艺术素养。
深切感受到封建礼教的残忍与荒唐。( 《二十四孝图》 )
5、(领会)鲁迅与进化论的关系
从爱国主义出发,接受进化论点的发展与变化的观点,与他后来的革命主义思想结合,产生了积极作用。反对复古,渴望变革,欢迎革命,对中国前途充满信心;在新与旧的斗争中爱憎分明,强调排击旧物,催促新生,寄希望于新一代。很长一段时间,进化论成了鲁迅与封建主义斗争有力思想武器。
6、(领会)鲁迅对辛亥革命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的思考
(1)封建势力非常顽固并且狡猾,而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对他们的打击却软弱无力。
(2)革命党人自身缺乏革命的彻底性,革命成功后,很快就腐化倒退了。
(3)革命党人不去发动群众,以致革命到来时,群众对革命全无所知。
7、(理解、运用)从家庭和个人经历角度看鲁迅从小产生爱国主义的原因
(1)家庭变故让鲁迅目睹旧社会腐败,对上层社会产生憎恶。从大户到小康到破产,鲁迅亲眼目睹社会腐败和混乱,深感世态炎凉,看穿士大夫阶层真面目。
鲁迅经历两次变故一次是祖父的牢狱之灾:作弊案,先被判“
鲁迅经历两次变故
一次是祖父的牢狱之灾:作弊案,先被判“监斩候”,后减为坐八年牢,变卖田地筹款营救,家徒四壁,家众人皆受牵连,与弟弟到舅父家避难,被当成“乞食者”);
另一次是父亲重病:因屡不中举,愁居,卧病三年,为给父亲治病,经济每下愈况,曾在人们侮蔑的眼光下奔波与当铺与药铺间。
(3)从小接触民间艺术,大量阅读“非正统”的书籍,了解中国历史与社会,接受文学熏陶,对封建礼教不满。幼年时照顾他的“长妈妈”给他讲故事,还买了插图《山海经》;7岁开蒙读《鉴略》;12岁“三味书屋”中读了许多估计经典,课外阅读许多笔记、野史、杂集(非正统)充实了历史知识和社会知识,他感受到读书乐趣的同时,也深感封建礼教的残忍与荒唐。
民族灾难、家庭败落、个人特殊经历所感受到的社会的冷落、封建道德的腐朽,使他较早关注民族和祖国命运,迫切寻求救国救民真理。
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双重压迫下,萌发资产改良思潮,一些地方创办洋学堂,却受到嘲笑。许多读书人投奔官僚做幕僚或者经商。但鲁迅确定“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遂于1898.5南京求学。
8、(理解、运用)从南京求学至“五四”前夕鲁迅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
(1) 进化论思想:
1898江南水师学堂——1900路矿学堂,看到清政府和当时教育界的腐败与无能,学到了自然科学知识,受到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平等观念的影响,尤其是进化论思想。
(2)医学救国:
190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