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活动家访笔记.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庆长假走进茅草屋-**爱心活动家访笔记   活动地点广西**县**乡**小学生源地,主要包括伶站瑶族乡陶化村和浩坤村的一些瑶寨   活动时间20**年10月2日-4日   家访笔记   **县伶站瑶族乡**小学位于百色---**的三级油路上,**县著名高山瑶族部落风景区岩流瑶寨附近,该学校目前有包括附中在内的九个年级九个班级,有教师9人,本学期有学生146人,几乎全部为附近岩流,竹洞,**,弄洞弄项,弄诚等瑶族村寨的孩子。   通过了解,该校学生的下面几点情况格外让我们的队员注意   1该校有学生146人,其中有133位瑶族学生,占全部学生的91;   2该校有学生146人,其中有孤儿或者半孤儿18名占全部学生的123;   我们利用10月2号-4号三天时间到岩流,竹洞,**,弄洞等村寨进行了解。   家访第一站2号晚上去了岩流瑶寨。   这个寨子的群众住房大部分还是只有30平方米大小的茅草房,虽然寨子位于旧的油路上,但是这个寨子似乎没有从便利的交通条件上得到什么大的改变,在和家长的交谈中我们发现许多家长不会说也听不懂普通话和桂柳话,我们见到许多还应该读书的适龄女童刚从地里干活回来,她们都不读书了。   这个寨子里有几位学生家是我们当天家访的重点   1罗昌二是**小学附中初二班的学生,成绩很好,上学期期末考试班里第一名。   他的父亲在很多年前就生病去世了,他有个在外打工的哥哥,两个姐姐已经出嫁,现在就他和妈妈住在低矮的小茅草屋里。   我们很困难的和刚从地里干活回来的妈妈沟通着她妈妈说希望他的昌二可以好好读书,将来能有出息,但是很担心将来去外面读高中或者其他学校没有钱,她愿意把他的昌二送给愿意给他钱读书的好心人。   我想当时就在旁边听着的昌二一定和他妈妈一样有很多无奈与辛酸。   从他家到公路只有大约20米,但是几乎没有路,我们在手电筒微弱的灯光下四脚爬着。   2罗绍威在**小学六年级读书,他的头发没有染过却是黄色的,他本来应该上初中了,但是他很害怕学不懂,所以坚持再读一年六年级。   他有个弟弟在五年级。   还有个妹妹罗小萍,原来上二年级,但是现在已经不读了,我们问为什么,他的父亲回答她说她妈妈老了,在家干活辛苦多,她不读书了要在家里帮忙,但是他弟弟却回答说爸爸叫姐姐帮放羊。   我们还去了寨子里最富裕的一家,家长大约30岁左右,却建了寨子里唯一的一栋楼房,他说他读过一年初中,家里做了个小卖部,但是卖的东西很少,主要是酒类和小孩吃的糖,他的孩子还没有到上学年龄,他说一定会送他的孩子读书。   我们还发现一个很兴奋的情况,那就是他还没有上学的孩子会用普通话和我们说话。   有点文化的家长就是不一样啊。   岩流瑶寨一共有大约20户人家,我们分为两组几乎都去了,还有很多感悟无法言表。   大家感觉似乎时光倒流到了原始时代,的确,许多家庭的生活条件是让现代人看了就会掉泪的。   我们在晚上开的活动小结会上都发表了许多深刻的感想。   可是大家都没有想到接下来的两天的更多经历会更……   家访第二站3号吃过早餐,我们带上午饭干粮往学校后面山上的竹洞爬。   这段路使所有队员终生难忘,难怪在活动宣传单上说可以把这次活动当做一次刺激的探险活动了,抬头就可以看见的寨子我们爬了2个小时,上到三分之一路程就开始在悬崖上爬行,大家都恨死了队长,因为他老是说快到了,还有几分之一就到了。   终于到的时候大家都累坏了。   非常不理解这里的孩子每天上下山去上学是怎么走的。   也很惭愧那些老人小孩经常走的路对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来说竟然是那么大的挑战。   竹洞现在有8户人家,是八个兄弟家,我们在五年级的王才家休息,她的爸爸在他2岁就去世了,妈妈拉扯着四个兄弟姐妹长大。   现在姐姐已经出嫁,原来读初一的哥哥王贵去年就回来了,妈妈说他们没有爸爸,想让老大早点成家,但是坚决支持王才继续读书。   王才家住的是瓦房,真不知道这些材料是怎么从山下运上来的。   他的妈妈是从外面嫁过来的,会点汉话,非常好客,不顾我们的劝阻一定要做午饭让我们20几个人吃,还特意把留来过节才煮的大米也煮了,杀了一只鸡,还煮了一锅他们平时吃的玉米粥,后来许多队员都说吃不下那玉米粥,太粗了,也没有什么味道,山上没有电,是他们自己用石磨弄的。   王才有个堂哥叫王富,去年小学刚毕业的那个暑假就直接在家结婚了,想来是和王才的哥哥王贵同样的理由。   竹洞还有一些孩子,但是都和父母去干活了。   中午130左右我们往山上的另外一个瑶寨**瑶寨做过去,原来以为上山的路是最难走的,这时候才知道那是小乌见大乌,这段路大部分是在山顶的悬崖边缘上,脚下就是1000多米的悬崖,路上有的地方可以看见**小学的教学楼,感觉我们像是在飞机上往下眺望,一切都好小。   有几位女队员害怕

文档评论(0)

wangxue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