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PPTVIP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第二章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山水田园诗派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 初唐诗唐诗发展的准备时期,前五十年不到,后五十年诗风变化,到陈子昂。理论上继承革新新主张,实践上写《感遇诗》38首。陈子昂的理论和实践标志着唐诗转变的关键,进入万紫千红白花争艳的时代。除李白、杜甫之外,还有许多其他诗人。 一、山水田园诗繁荣的原因: 1、盛唐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官僚地主文人生活条件优裕,因此官僚文人大建园林别墅,建在各山大川,风景胜地,山水田园诗自然出现。如盛唐著名山水诗人代表王维先隐居于终南山,有别墅于此,后买到宋之问的辋川别墅,规模很大,风景相当优美,二十多处风景,王维在那儿呆了几十年,写了山水诗专集《辋川集》。五言绝句20首,歌颂20处风景点,同时又与当时文人来往密切,如裴迪、祖咏等。 2、统治阶级奖励隐逸,社会上佛道思想盛行,一些人以隐逸求化,啸静山林:唐代科举考试是读书人求化的必经之路,但不是唯一道路,隐居山林照样可以求化。如卢藏用未孝取进士,照样官至黄门侍郎。卢隐居终南山,是唐玄宗要他做官。四川的司马氏到京未得仕,卢藏要他住在终南山,而隐居终南山,是求化的捷径。 隐居与山水田园诗有历史渊源,隐居对山水田园风景细致描写,山水田园诗也就兴起了。 3、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发展,也促成了隐居思想的流行,唐玄宗执政,政治上被李林甫,杨国忠掌握,政治黑暗,社会危机逐渐表面化,有些人求化不遂就隐居山林,有些人宏图失意,也退归山林,如王维 4、又有一种观点:贬官文化。 5、人们对山水田园的依赖有两个重要的原因,即生活本身和精神的需求。山水田园造福于人使人不能够须臾离合它。另一方面,当山水田园在成为人们生活依托之时,又是人的精神家园。社会复杂,人与人之间的纠葛,使许多人不胜其烦而重新归于自然,回到山水田园中去。“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其实山中之仁,水中之智都是诗人主观情感所致。 二、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 王维 孟浩然 (一流) 储立羲 常建 祖咏 裴迪(二、三流) 三、山水田园诗的发展脉络: 《诗经》《卫风???考槃》“考槃在涧,硕人之宽。独寤寐言,永矢弗谖。” 陶渊明——王绩——王、孟——韦、柳 二谢 (初唐) (盛唐) (中唐) 四、山水田园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思想内容: 1、描绘山水田园; 2、表现隐逸生活; 3、抒写闲适感情。 艺术特色: 1、语言清新自然; 2、形式多为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 总之,具有很高的再现自然美的艺术技巧。 王 维 名维,字摩诘。原籍祁(陕西)县,后随父亲迁居蒲州(山西)永济县。能文善画且会草隶书,又擅长音律,官大乐丞,右拾遗、给事中等职。安史之乱至尚书右丞,人称王右丞,有《王右丞集》。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的艺术成就高于孟浩然,王维终身为官《维·摩诘经》是佛教的经典书,以他为名为字,说明佛教思想对他的深刻影响。母亲信佛30余年。帝王缙王也是佛教之徒,因此王维自始至终是以佛教思想为主导思想。 安史之乱的表现 盛唐众多诗人经历过安史之乱时期,王维来不及逃窜,被叛军逮捕,押往洛阳,任*书中官职(朝廷重要诏书、命令经过他的手),王维对官职不满意,故表示不合作态度。但平定安史之乱之后,朝廷对投降的官吏进行处分,帝王缙任东都太原副太守,以官职来赎其罪,唐肃宗给他小处分。 天宝年间王维思想已转向消极,经过安史之乱,更是消极,对政治不闻不问,尽管官至尚书右丞,仍不感兴趣,上朝回家便念经拜佛,写诗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佛门何处销”明白表现他晚年思想,在佛教圣地寻求精神寄托,对政治漠不关心。 总的说来,佛教思想是王的主导思想,先人称他为“诗佛”以佛说明思想境界是正确的,王维山水诗表现已经与李白山水诗完全不同,读后给人一种孤清冷寂、消极出世感觉,然而反映自然美却各有千秋,不相上下。 李白、杜甫、王维 三人在安史之乱中表现及晚年表现。 致死不忘国事,关心民生疾苦 奔赴参与平叛,任左拾遗 杜甫诗圣 一度奋发,谴责叛军 逃难,隐居庐山屏风叠 李白诗仙 颓废消沉,不问事世 投降任伪职 王维诗佛 晚年表现 安史之乱中表现 人物 二、创作 王维是多才多艺的诗人,既写得一手很好的草书、隶书,又精通音乐,而且是有名的画家,是文人画的开始人物,当然,首先是个杰出得诗人,现存诗400余首。体裁广阔,政治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其中的边塞诗、山水诗成就最高,边塞诗写于前期,山水诗是后期作品。 边塞诗代表作:《老将行》《陇头吟》《使至塞上》。其中《老将行》是七言古诗,篇幅很长。著名的《使至塞上》是开元25年,王维奉命出塞道河西节度使慰问边界战士,出色地描绘了边塞的山水景物 。 《使至塞上》: 单车欲向西,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