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照护机构季节性流感感染管制措施指引.DOCVIP

医疗照护机构季节性流感感染管制措施指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1 醫療照護機構季節性流感感染管制措施指引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2017年6月15日 前言 季節性流感是透過流感病毒傳播的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和體液(包括腹瀉糞便)都具有潛在的傳染性,且流感病毒可以在環境中存活數個小時,因此流感病毒主要是經由飛沫(如:感染者在近距離咳嗽或打噴嚏)或接觸途徑(如:直接接觸到流感病人呼吸道分泌物或碰觸到受污染的表面或物體的間接接觸方式)傳播。當社區進入季節性流感的流行季,隨著感染人數增加,流感病毒可能藉由病人、工作人員或訪客帶入醫療照護機構,造成機構內群聚事件發生。所以醫療照護機構應該落實推動季節性流感疫苗預防注射、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醫療照護工作人員健康監測與管理、標準防護措施、以及環境清潔消毒與動線管理等策略降低暴露風險,以防範流感病毒在機構內傳播。 本項預防策略的適用機構包括:醫院、診所、長期護理照護機構等;適用對象泛指在醫療機構所有的病人和/或第一線會接觸到病人的醫療照護工作人員,(包含:醫師、護理人員、醫事放射人員、檢驗技術人員、急救救護人員、牙科人員、藥劑師、實驗室人員、醫事實習學生和受訓人員、約聘人員和行政人員(如:書記、櫃台、洗衣人員、清潔人員和志工),並將依實證證據隨時更新。 預防策略 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 每年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是預防季節性流感的最重要措施。透過系統性策略,例如:高階主管階層的領導示範、提供接種疫苗的方便性和可近性等,提高醫療照護工作人員和病人的流感疫苗接種率,是預防流感在醫療照護工作人員和病人相互傳播的重要關鍵。 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 於醫療照護機構網頁宣導民眾,若有發燒及咳嗽等呼吸道症狀,若非必要應避免前往醫療照護機構。 於醫療照護機構出入口、掛號櫃檯、急診、門診、及病房等區域,透過明顯告示(如:海報、LED螢幕等)、廣播或志工主動關懷等方式,提醒就醫民眾與陪病者,若有發燒及咳嗽等呼吸道症狀,應配戴外科口罩候診;病人如無法配戴口罩,則請病人在咳嗽或打噴嚏時使用衛生紙或衣袖遮住口鼻,以防止呼吸道分泌物散播,汙染環境。 宣導病人與陪病者應立即將用過的衛生紙及口罩妥善丟棄,並立即執行手部衛生; 建立提供口罩的機制:透過主動提供口罩或設立口罩販賣機等方式,提高可近性,方便就醫民眾與陪病者取用; 在醫療照護機構出入口、掛號櫃檯、急診/門診候診區等公共區域設置酒精性乾洗手液等手部衛生設備,方便取用。 教育醫療照護工作人員除了在檢查或照護具有呼吸道感染症狀的病人時,需遵行標準防護措施、飛沫傳染防護措施之外;當自我出現發燒或呼吸道感染症狀時,最好避免直接照護病人,特別是高危險群的病人;若無法避免時,則必須佩戴外科口罩。 手部衛生 醫療照護工作人員應確實執行手部衛生,包括接觸病人前、 執行無菌操作技術前、暴觸病人體液風險後、接觸病人之後、及接觸病人周遭環境之後。 醫療照護機構應確保提供充足的手部衛生用品。手部衛生可以用肥皂和水進行濕洗手,或使用酒精性乾洗手液進行乾洗手;如果手部有明顯變髒污、受到蛋白質類(proteinaceous)物質的污染、或是沾到血液或體液時,需使用肥皂和水清潔手部。 穿戴手套不能取代手部衛生。因此若在符合上述時機且須穿戴手套的情況下,在穿戴手套前或在脫下手套後,仍須執行手部衛生。 不要戴同一雙手套,照顧不同病人。 標準防護措施與傳播途徑別防護措施 在任何時間照護所有病人,皆應遵守標準防護措施,做為最基本的防護。 標準防護措施是假設每個人都可能受到可在醫療照護機構內傳播的病原體感染或移生,其中與防範呼吸道感染病原相關的措施,除了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及手部衛生之外,還包括正確使用個人防護裝備及蒸氣吸入治療。 當和病人之間的互動行為預期可能接觸到血液、體液、分泌物(包括呼吸道分泌物)或排泄物時,需穿戴如手套、隔離衣、或保護眼睛、口鼻黏膜組織(如:外科口罩、護目鏡、臉部防護具)等個人防護裝備。 個人防護裝備(包括手套)穿戴前和脫除後都應執行手部衛生,並應注意預防在卸除個人防護裝備的過程中,污染到自己的衣服或皮膚。 在離開病人的房間或區域前卸除並丟棄個人防護裝備。 執行蒸氣吸入治療時,可能會引發病人咳嗽或打噴嚏,建議遵循以下措施: 在獨立的診療室或明顯區隔之獨立作業場所中進行治療,並採取飛沫防護措施。 於病人治療結束後,應清潔消毒診療室環境,以避免工作人員或下一位病人因接觸到前一位病人所噴出飛沫汙染的環境表面,造成疾病的傳播。 標準防護措施更多訊息,請參考本署公布之「 醫療(事)機構隔離措施指引-標準防護措施」。 飛沫傳染與接觸傳染防護措施 疑似或確診的流感病人在發病後7天內或發燒/呼吸道症狀緩解後24小時內(以時間較長者為主),在醫療機構內應採取飛沫傳染與接觸傳染防護措施。但在某些情況下,可能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