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报告完成.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 学院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 题目 SLR(1)文法与算符优先文法程序实现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主要内容 构造SLR(1)分析表,并用程序实现 S-Sb|bAa A-aSc|aSb|a 算符优先文法处理算术表达式 基本要求 构造SLR(1)分析表,并用程序实现,测试某表达式是否该文法的句子。 根据算符优先分析法并用程序实现,将表达式进行语法分析,判断一个表达式是否正确。 主要参考资料: [1] 吕映芝,张素琴等.编译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 胡伦俊,徐兰芳,骆婷. 编译原理(第2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3] 严蔚敏,吴伟民. 数据结构(C语言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完 成 期 限: 一周 指导教师签名: 课程负责人签名: 2011年 6 月 24日 本科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设计题目:SLR(1)文法与算符优先文法程序实现 学生姓名: 系 别: 专 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 级:08级2班 学 号: 指导教师: 2011年6月24日 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297066495 一、设计题目 PAGEREF _Toc297066495 \h 1 HYPERLINK \l _Toc297066496 二、运行环境 PAGEREF _Toc297066496 \h 1 HYPERLINK \l _Toc297066497 三、算法设计思想 PAGEREF _Toc297066497 \h 1 HYPERLINK \l _Toc297066498 1、LR算法思想 PAGEREF _Toc297066498 \h 1 HYPERLINK \l _Toc297066499 2、算符优先算法思想 PAGEREF _Toc297066499 \h 2 HYPERLINK \l _Toc297066506 四、算法流程图 PAGEREF _Toc297066506 \h 3 HYPERLINK \l _Toc297066507 1、SLR(1)流程图 PAGEREF _Toc297066507 \h 3 HYPERLINK \l _Toc297066508 2、算符优先流程图 PAGEREF _Toc297066508 \h 4 HYPERLINK \l _Toc297066509 五、算法设计分析 PAGEREF _Toc297066509 \h 5 HYPERLINK \l _Toc297066510 1、SLR(1)分析设计 PAGEREF _Toc297066510 \h 5 HYPERLINK \l _Toc297066511 2、算符优先文法分析与设计 PAGEREF _Toc297066511 \h 7 HYPERLINK \l _Toc297066512 六、运行结果分析 PAGEREF _Toc297066512 \h 8 HYPERLINK \l _Toc297066513 1、SLR(1)运行结果 PAGEREF _Toc297066513 \h 8 HYPERLINK \l _Toc297066514 2、算符优先运行结果 PAGEREF _Toc297066514 \h 8 HYPERLINK \l _Toc297066515 七、收获及体会 PAGEREF _Toc297066515 \h 10 HYPERLINK \l _Toc297066516 附 录:程序清单 PAGEREF _Toc297066516 \h 11 PAGE5 / NUMPAGES21 设计题目 SLR(1)文法与算符优先文法程序实现 二、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XP 可视化环境:Microsoft Visual C++6.0 算法设计思想 LR算法思想 LR分析方法在规范规约的过程中,一方面记住已移进和规约出的整个符号串,即记住“历史”,另一方面根据所用的产生式推测未来可能碰到的输入符号,即对未来进行“展望”。当一串貌似句柄的符号串呈现于分析栈的顶端时,我们希望能够根据记载的“历史”和“展望”以及“现实”的输入符号等三个方面的材料,来确定栈顶的符号串是否构成相对某一产生式的句柄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