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电子受体诱导活性污泥生物质内源减量-中国科学杂志社.PDF

不同电子受体诱导活性污泥生物质内源减量-中国科学杂志社.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不同同电电子子受受体体诱诱导导活活性性污污泥泥生生物物质质内内源源减减量量 晏鹏, 郭劲松, 徐宇峰, 陈猷鹏, 方芳 and 吉祥 Citation: 中国科学: 技术科学; doi: 10.1360/N092018-00414 View online: http://engine.s i hina. om/doi/10.1360/N092018-00414 Published by the 《中国科学》杂志社 Articles you may be interested in 活性污泥合成可生物降解塑料PHB的工艺优化研究 Chinese S ien e Bulletin 53, 1598 (2008); Biodegradation hara teristi s of phosphine in a tivated sludge system 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12, 855 (2018); 电子受体对苯乙烯的荧光猝灭和光诱导电荷转移聚合 Chinese S ien e Bulletin 37, 517 (1992); A tivated sludge hydrolysis by pulse ar dis harge plasma 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12, 956 (2018); 基于自由态浓度测量研究烷基酚和双酚 A 的活性污泥降解动力学 Chinese S ien e Bulletin 52, 1509 (2007); 不同电子受体诱导活性污泥生物质内源减量 1* 1,2* 3 1 1 2 晏鹏 , 郭劲松 , 徐宇峰 , 陈猷鹏 , 方芳 , 杨吉祥 1. 重庆大学,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0045 2.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三峡生态环境研究所, 重庆 400714 3. 河北工程大学,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邯郸 056038 d * E-mail: pyan@ ; guo0768@ 收稿日期: ; 接受日期: ; 网络出版日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重庆市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项目(cstc2018jcyjAX0610) 资助 e 摘要 活性污泥法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污水处理工艺. 该工艺在净化水质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 而剩余污泥处理处置已成为该工艺发展的瓶颈. 尽管现有污泥减量技术能够降低污泥产量, 但是这些技术自身 t 涉及能量和化学品的消耗, 有悖于可持续污水处理的理念. 在新陈代谢中, 细菌合成取决于电子传递过程中所产 生的能量(ATP). 不同电子受体因电子传递路径差异导致能量产率不同而影响细菌产率. 本研究基于上述分析, 以低溶解氧活性污泥工艺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电子受体诱导污泥减量性能与机制研究. 在低溶解氧下的活性污 p 泥微生物种群结构中, 29.7%的微生物为缺氧菌, 这些缺氧菌能够利用NOx- 为电子受体. 基于热力学电子当量模 型及电子传递模型推导出: 微生物利用NOx-作为电子受体时的能量(ATP)产量仅为以O2 为电子受体时的2/3. 胞 外蛋白质组学揭示:低溶解氧系统中, 微生物胞外蛋白中涉及电子传递和质子传递的蛋白丰度为 8%和 4% ;而 传统活性污泥系统中这个比例仅为2.9%和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