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引孔施工专业工作方案
苏州地块桩基工程
取
土
引
孔
施
工
方
案
2011年2月
一、编制依据
1.本地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桩基平面布置图》及设计要求。
3.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4.施工场地总平面图。
说明:本方案仅作为本公司《苏州地块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后续补充内容。为保证工程的质量及施工进度,特编制本施工方案。
二.工程简况
1.工程概述
苏州地块桩基工程位于苏州平江区,场地北侧为平河路,南侧为平川路,西侧为江乾路,东侧为锦荷街。该桩基工程新建17层建筑物9幢、11层建筑物1幢。
2.设计要求
该工程结构采用框剪结构,设计桩基础采用静压PHC-500(100)AB-C80型预应力管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1650KN,设计有效桩30m,设计桩端持力层为9层粉土层,桩数1477套共计44490M
3.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条件
根据本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初设阶段勘察的成果,该工程土层分布从上至下描述如下:
根据本次勘探揭露,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将本场区勘察深度范围内揭露的地基土层自上而下分为11个工程地质层及2个工程地质亚层:
⑴杂填土:灰色-黄灰色,软塑,以粘性土为主,局部夹大量建筑垃圾或淤泥。场区普遍分布。
⑵-1粉质粘土:青灰-灰白色,软-可塑,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场区局部分布。
⑵粘土:灰黄色,可塑,含铁锰结核,切面光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高,韧性高。场区局部缺失。
⑶粉质粘土:灰黄色,软-可塑,含粉粒、铁锰质结核及贝壳碎片,该层底部局部粉粒含量高,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场区普遍分布。
⑷粉土夹粉砂:灰色,饱和,稍密,含云母碎片,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场区普遍分布。
⑸粉砂:灰色,饱和,稍密-中密,含云母碎片,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粘粒含量低,颗粒级配不良。场区普遍分布。
⑹粉质粘土:灰色,可塑,局部软塑,夹薄层粉土,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场区普遍分布。
⑺粘土:暗绿色,可塑,局部硬塑,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高,韧性高。场区局部缺失。
⑻粉质粘土夹粉土:灰色,软塑,局部可塑,夹薄层粉土,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场区普遍分布。
⑼-1粉土夹粉质粘土:灰色,粉土段,中密,局部稍密,粉质粘土段,可塑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场区普遍分布。
⑼粉土:灰色,饱和,中密,含石英、云母碎片,无光泽反应,摇震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场区普遍分布。
⑽粉质粘土夹粉土:灰色,粉质粘土段:软-可塑,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粉土段:饱和,中密,含石英、云母碎片,无光泽反应,摇震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场区普遍分布。
⑾粉土:灰色,饱和,密实,含云母碎片,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场区局部分布,该层未穿透。
土层分布情况详见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的工程地质剖面图,地基土岩土层结构与类型具体构成情况见下表: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详见下表。
岩土层结构与类型表
土层序 号
土层名称
层厚(m)
层底标高(m)
状态或密实度
Ps值
(Mpa)
①
杂填土
7.80
-4.54~1.43
软塑
②-1
粉质粘土
0.80~4.20
-3.50~0.01
软-可塑
1.323
②
粘土
1.10~3.20
-3.92~-1.22
可塑
1.923
③
粉质粘土
0.80~3.80
-6.37~-3.12
软-可塑
2.676
④
粉土夹粉砂
1.00~5.10
-9.61~-4.94
饱和
6.451
⑤
粉砂
6.60~12.10
-18.58~-14.65
饱和
13.234
⑥
粉质粘土
0.90~4.40
-22.51~-16.86
可塑
1.758
⑦
粘土
1.50~6.50
-24.51~-21.22
可塑
⑧
粉质粘土夹粉土
3.30~6.90
-30.51~-26.99
软塑
⑨-1
粉土夹粉质粘土
1.60~4.70
-32.71~-29.42
中密
⑨
粉土
2.90~8.60
-39.93~-34.04
中密
⑩
粉质粘土夹粉土
12.10~17.40
-52.01~-48.69
软-可塑
⑾
粉土
9.90
未穿
密实
三.桩基分析评价与原桩位引孔的原因
按照预应力管桩基础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正式压桩施工开始前,根据地质资料选择不同地方的四根的桩位进行试压桩,以确定桩基施工的参数。结果当桩长达到13~14m时,桩端已进入5层粉砂层,桩的终压力值已经达到4180KN,无法继续下压沉桩至设计要求的有效桩长30m。结合引孔压桩法的工艺要求和本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先引孔后压桩法施工,即压桩前先采用中400孔径的ZKJ20引孔机引孔至设计要求实际有效桩长20m处以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