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两 个 被 强加 的称 谓
作为文化史概念 的“斯拉夫派 ”和“西方派 ”出现较 晚,大约是在 世
纪 年代前后,但这两个词汇的出现要稍早一些 。俄语中的 “斯拉夫派”
( )是个组合词 ,字面意思就是 “热爱斯拉夫人的人”。在斯拉
夫派和西方派 的论争开始前后 ,西方派把这个词从俄 国诗人 巴丘什科夫
的一首诗中挑 了出来 ,扣在对方的头上 ,用来讽刺对方对那些斯拉夫古风
旧俗的热衷 。斯拉夫派也针锋相对 ,称对方为 “西方派” ,这 同
样是一个组合词 。值得注意的是 ,论证 的双方都对强加于 自己的名称不
感兴趣 ,很少 以之 自称 。至少是在这两个概念流行的最初 ,两派都强烈地
感觉到了这两个词中所包含的嘲讽意味。
在汉语 中, 和 一般都译为 “斯拉夫派”
(或“斯 拉 夫 主 义 者 ”)和“斯 拉 夫 主 义 ”,这 没 有 什 么 问题 。而
和 则存 在 多种 译 法 ,通 常译 为“西 欧派 ”,又 译“西化 派 ”,还
有译“西方派 ”者 。笔者 以为 ,还 是第三种译法更好一些 ,译“西化派 ”似有
发挥稍过之嫌 ,译“西欧派 ”则似乎缩小 了该概念 的原意,因为原文 中只有
“西方 ”( 而 无“西 欧 ”( )。在 当时争论双方 的心 目
中,所 谓 的“西方 ”自然主 要是 指英、法、德等 西 欧大 国,但 在宗 教、文化 层
面上 ,相对于俄 国的西方 ,往往就是整个拉丁化了的西方世界,甚至包括
教会合并之后 的希腊和一些接受 了天主教 的中东欧国家 。到了当代 ,俄
国人 心 目中的西方 ,其 内涵和外延无疑都更加 宽泛 了,至少包括美、加、澳
等北美和大洋洲 国家在 内。因此 ,“西方派 ”这个更接近 原文、更模糊一些
的译法 ,使用起来也许会更贴切、更方便一些。
斯 拉 夫 派 和 西方 派 间
的复杂关系
斯拉夫派和西方派之间的关系,远 比我们想像的要复杂 ,其复杂性至
少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同属 自由派的双方相互之间却展开了最为激烈的争论 。 世
纪中期的俄罗斯知识界和思想界,大致可 以划分为三个派别 ,即靠拢官方
的保守派、主张变革现实的自由派和疏远现实的 “纯艺术派”。处在官方
和在野两大势力之间的,就是 自由派 ,而斯拉夫派和西方派实际上同属于
这一派别 ,差别仅仅在于,一个是“温和 的 自由派 ”,一个可 以称之为“激进
的自由派”。斯拉夫派和西方派当然是两个不同的思想派别 ,但是在面对
俄 国的农奴制现实时,两派都持坚定的反对立场 ,作为有 良心的知识分
子 ,两派人士都对社会的不平等表示抗议 ,对下层人民的疾苦表示出了深
刻 的同情 。作为俄 国知识阶层 中的中间力量 ,无论是斯拉夫派还是西方
派 ,都 既反对不 问现实 的“唯美 ”,也坚决拒绝为沙皇及其统治大唱赞歌 的
官方意识形态吹鼓手角色 。但是,同属 自由派阵营的斯拉夫派和西方派 ,
为何相互之 间却爆发 了最为激烈 的争论 呢 ?原因之一 ,恐怕是他们双方
有着最为接近的前沿阵地 ,如果把当时俄 国社会 中官方的、保守的意识形
态和在野的、消极的意识形态看成是两个圆圈,那么,斯拉夫派和西方派
就似乎共 同处于这两个 圆圈的相交部位 ,两种或多种不 同的社会态度在
这里相遇,并发生激烈的碰撞 。另一个原因可能在于,正因为斯拉夫派和
西方派拥有 的某些共 同的立场和话语 ,才恰好使得他们获得 了对话 的平
台,他们棋逢对手 ,对于双方而言都是值得与之展开对峙和争论的对象;
同时,它们也构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彼此都是对方展开思想、发出
声音的媒介 。试想,在当时的社会语境中,他们不可能去与官方意识形态
展开旗帜鲜 明的抗争,而他们那些关于现实的诸多热切思考 ,也很难在唯
美派那里激起什么热烈的反响。
其次 ,斯拉夫派和西方派相互之 间的阵营并不像我们想像 的那么清
晰。我们知道 ,斯拉夫派和西方派都不是组织严密的团体 ,而是结构松散
的思想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