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归园田居作品赏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作品原文 作品注释 1适俗:适应世俗。韵:情调、风度。 2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 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 3三十年: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 4羁鸟:笼中之鸟。池鱼:池塘之鱼。 鸟恋旧林、鱼思故渊, 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5南野:一本作南亩。际:间。 6守拙:守正不阿。潘岳《闲居赋序》有“巧官”“拙官”二词, 巧官即善于钻营, 拙官即一些守正不阿的人。守拙的含义即守正不阿。 7方:读作“旁”。这句是说住宅周围有土地十余亩。 8荫:荫蔽。 9罗:罗列。 10暧暧:暗淡的样子。 11依:轻柔的样子。墟里:村落。 12这两句全是化用汉乐府《鸡鸣》篇的“鸡鸣高树颠,犬吠深宫中”之意。 13户庭:门庭。尘杂:尘俗杂事。 14虚室:闲静的小黑屋。余闲:闲暇。 15樊:栅栏。樊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仕途。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这两句是说自己像笼中的鸟一样,重返大自然,获得自由。 翻译 少年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热爱山川田园生活。 错误地陷落在官场的罗网中,一去三十个年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固守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升。 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 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 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 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 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 《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赏析 自然才是心中的至爱,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自然留下一缕情丝。 经过长期痛苦而疲惫的求索,诗人终于找到了与生以来便存在心中的那个情结。 道路虽然,曲折多艰,但毕竟还是寻找到了。 桃李桑树,茅檐鸡犬,诗人在恬静闲适的生活中让自己的心灵 安宁祥和下来。冲破樊篱,找回自我,优哉、悠哉! 作品鉴赏 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 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 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 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 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 这是第一首。陶诗通常呈现素淡平易的面貌,不见组织雕镂之工。 然而苏东坡说:“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与苏辙书》)又说:“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 (《冷斋诗话》引)东坡偏爱陶公之为人,尤推崇其诗,以为自古无人能及, 反复吟咏,烂熟在胸,并一一唱和,著有《和陶集》,体验实较常人为深。 这一首主要体现其质朴中的深味,散缓中的精巧。 起首四句,先说个性与既往人生道路的冲突。 韵、性,都是指为人品格与精神气质。 所谓“适俗韵”无非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吧, 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 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所以“爱丘山”。 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 看破官场后,执意离开,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绝望。 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 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但是,人生常不得已。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选择; 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欲在社会中寻求成功的知识分子, 也必须进入社会的权力组织; 便是为了供养家小、维持较舒适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做官。 所以不能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 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 “一去三十年”,当是“十三年”之误。 从陶渊明开始做官到最终归隐,正好是十三年。 这一句看来不过是平实的纪述,但仔细体味,却有深意。 诗人对田园,就像对一位情谊深厚的老朋友似地叹息道: “呵,这一别就是十三年了!” 内中无限感慨,无限眷恋,但写来仍是隐藏不露。 下面四句是两种生活之间的过渡。虽是“误入尘网”, 却是情性未移。“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两句集中描写做官时的心情,从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