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解读之杜鹃.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鉴赏 意象解读之杜鹃 在古代典籍中,杜鹃被认为是古代蜀国望帝杜宇的化身,杜宇因失位而亡国,其魂化成杜鹃鸟,日夜悲鸣,鸣至啼血,血染草木遂成杜鹃花。因而在我国古代诗歌中,它不再是一个客观的自然物,而成了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人化的自然”。 杜鹃意象解读之来历 杜鹃意象包含了三层意蕴: 第一,声音,其鸣若曰不如归去; 第二,身份,亡国的冤屈帝王; 第三,行为,啼血化魂。 杜鹃意象解读之意蕴 诗中的杜鹃意象便或来自游子思乡之诗,陈述凄惨的身世之痛;或来自故人送别之诗,表达悲痛的离别之情;或作为冤禽,诉说冤屈之愤;或与梦蝶意象组合,共奏离恨悲情怨曲。使杜鹃这一自然物象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人文意蕴不断丰富起来。 杜鹃意象解读之思国怀乡 每年春末夏初,杜鹃便开始啼鸣。其声连续不断,凄厉悲凉,似在倾诉怨恨;因其声若“不如归去”,所以古人又叫它“思归鸟”或“催归鸟”。杜鹃声极具煽情性,使人听了仿佛心都碎了,在飘泊羁旅的游子心中更能勾起他们的乡愁。 宣城见杜鹃花 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 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 三春三月忆三巴。 春知闻杜宇 谢枋得(南宋) 杜鹃日日劝人归, 一片归心谁得知! 望帝有神如可问, 谓予何日是归期? 春 夕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杜鹃意象解读之家国兴亡 在“望帝化鹃”神话中,望帝杜宇失位亡国,魂化为杜鹃鸟,终日啼叫哀鸣。于是在古代诗歌中便有很多诗人以此来写自己的兴亡感慨和家国之恨。 杜 鹃 杜牧 杜宇竟何冤,年年叫蜀门。 至今衔积恨,终古吊残魂。 芳草迷肠结,红花染碧痕。 山川尽春色,鸣咽复谁论。 临江仙 李煜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香炉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在每年的暮春之际,正值花谢春残烟雨迷离的季节,杜鹃彻夜啼鸣,而其啼声又十分清促,催人急迫,因而容易引起人们的惜春伤春之感。正如唐代陈润《东都所居寒食下作》诗中所说:“江南寒食早,二月杜鹃鸣”。 杜鹃意象解读之惜春伤春 惜 春 杜牧 花开又花落,时节暗中迁。 无计延春日,何能驻少年。 小丛初散蝶,高柳即闻蝉。 繁艳归何处,满山啼杜鹃。 桃花行 曹雪芹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三月三十夜闻杜宇 陆游 斗转春归不自由, 韶华已逐水东流。 子规独抱区区意, 血泪交零晓未休。 浣溪沙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杜鹃意象解读之冤恨之情 杜鹃来写冤恨大体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就事论事,因对望帝啼鹃神话的认同,而直接题诗加以议论。 另一类是以杜鹃来写人物之冤。 子 规 罗隐 铜梁路远草青青,此恨那堪枕上听。 一种有冤犹可报,不如衔石叠沧溟。 子 规 北宋·余靖 一叫一春残,声声万古冤。 疏烟明月树,微雨落花村。 易堕将干泪,能伤欲断魂。 名缰惭自束,为尔忆家园。 闻杜鹃 罗邺 花时一宿碧山前,明月东风叫杜鹃。 孤馆觉来听夜半,羸僮相对亦无眠。 汝身哀怨犹如此,我泪纵横岂偶然。 争得苍苍知有恨,汝身成鹤我成仙。 杜鹃意象解读之离情别绪 杜鹃是在暮春时节啼叫的鸟,其叫声悲切,这和送别人的心境相通,故古人送别时常用杜鹃来烘托送别时的凄哀心情。 江上送客 白居易 江花已萎绝,江草已销歇。 远客何处归?孤舟今日发。 杜鹃声似哭,湘竹斑如血。 共是多感人,仍为此中别! 送杨长史赴果州 王维 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 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 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 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 安公子 柳永 远岸收残雨,雨残稍觉江天暮。拾翠汀州人寂静,立双双鸥鹭。望几点、渔灯隐映蒹葭浦。停画桡、两两舟人语。道去程今夜,遥指前村烟树。 游宦成羁旅,短樯吟倚闲凝伫。万水千山迷远近,想乡关何处?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刚断肠、惹得离情苦。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 杜鹃意象解读之愁苦幽怨 作为一种候鸟,每年暮春时啼叫不停,其口腔上皮和舌都为红色,人们以为它是啼的满

文档评论(0)

dllkx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文库主要涉及建筑、教育等资料,有问题可以联系解决哦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13302032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