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的主要微生物.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艺第三节无机污染物生物处理第三节无机污染物生物处理磷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诱因必须加以严格控制生物除磷是根据一些聚磷菌可在好氧厌氧条件下分别超量吸磷和放磷的生理特性来创造厌氧缺氧好氧工艺条件最后通过排出富磷污泥来去除水中磷的过程生物脱氮除磷通常合并进行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的特点生物除磷及参与的微生物厌氧条件下除磷菌将磷释放好氧条件下除磷菌过量摄取磷高含磷污泥的排出聚羟基丁酸聚合磷酸盐原理与过程示意第三节无机污染物生物处理第十章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的主要微生物第一节有机污染物好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 A-O工艺 第三节 无机污染物生物处理 * 第三节 无机污染物生物处理 磷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诱因,必须加以严格控制; 生物除磷是根据一些聚磷菌可在好氧-厌氧条件下分别超量吸磷和放磷的生理特性来创造厌氧-缺氧-好氧工艺条件,最后通过排出富磷污泥来去除水中磷的过程; 生物脱氮除磷通常合并进行,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的特点。 生物除磷及参与的微生物 * 厌氧条件下,除磷菌将磷释放 好氧条件下, 除磷菌过量 摄取磷 高含磷污泥的排出 I——PHB(聚β羟基丁酸) S——聚合磷酸盐 原理与过程示意 第三节 无机污染物生物处理 * 第十章 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的主要微生物 第一节 有机污染物好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及其主要微生物 第二节 有机污染物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及其主要微生物 第三节 无机污染物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及其主要微生物 第四节 生物处理法对污水水质的要求 * 一、污水好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在有氧的情况下,借好氧微生物的作用来进行,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质透过微生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膜而被吸收;固体的和胶体的有机物先附着在细菌细胞体外,由细菌所分泌的胞外酶分解为溶解性物质,再渗入细胞,微生物通过物理凝聚作用在沉淀池中沉淀,与水体分离,从而达到净化污水的效果。 第一节 有机污染物好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及主要微生物 污水好氧生物处理方法: 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生物转盘、污水灌溉和生物塘等。 * 二、活性污泥法中的微生物 1. 活性污泥中常见的微生物 活性污泥的生物相十分复杂,除大量细菌以外,还有真菌、单胞藻类、原生动物、还可见到后生动物如轮虫、线虫等。 第一节 有机污染物好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及主要微生物 * 细菌:活性污泥中有多种细菌,随污水性质、构筑物运转条件不同而出现不同的优势菌群。曾经报道的有:动胶菌属(Zoogloea)、微球菌属、假单胞菌属、黄杆菌属、芽孢杆菌属、螺菌属等。 第一节 有机污染物好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及主要微生物 原生动物:曾发现225种以上,其中以纤毛虫为主,占160多种。原生动物是好氧性的生物,主要附聚在活性污泥的表面,数量约在5000-20000个/ml。 真菌:主要为霉菌。已报道的有毛霉属、根霉属、曲霉属、 青霉属、镰孢霉属、枝孢霉属、木霉属、地霉属等。 * (a)促进絮凝∶有的原生动物能分泌粘液,促进生物絮凝,从 而改善活性污泥的泥水分离特性。 (b)净化作用∶大部分原生动物是动物性营养,能吞食游离细 菌和微小污泥,有利于改善水质。腐生性营养 的鞭毛虫等可吸收污水中的有机物。 (c)指示作用∶根据出现的原生动物的种类可以判断活性污泥 的状态和处理水质的好坏。 第一节 有机污染物好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及主要微生物 原生动物在活性污泥中的作用: 水质好(BOD<10~20):纤毛虫、钟虫 水质坏(BOD>20~30):鞭毛类原生动物、根足虫、变形虫 * 2. 微生物造成的问题 絮 体 微结构<75μm:球形、密实、较易破裂(絮体形成菌) 宏结构:大而不规则,抗剪切能力较强(丝状菌) 第一节 有机污染物好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及主要微生物 问题:二沉池中泥水的分离问题 原因:污泥絮体结构不正常 不凝聚;微小絮体;起泡沫;污泥膨胀 * ③起泡沫 由诺卡氏丝状菌的异样增殖引起,曝气产生的气泡进入丝状菌群体中,浮在水面上,形成泡沫或一层浮渣。 原因:高温(>18℃);高负荷;长泥龄(利于丝状菌生长) ①不絮凝(微结构絮体) 原因: 絮体本身不稳定而碎裂(DO低、pH低、污泥负荷过低) 过度曝气,剪切力过大而被切成碎块 ②微小絮体 原因:曝气过度;长泥龄(>5~6 d);低有机负荷 第一节 有机污染物好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及主要微生物 * ④污泥膨胀—由丝状菌的异常增殖引起 污泥结构松散,沉降性能恶化,随水漂浮,溢出池外的异 常现象。 理想的絮体:丝状菌与絮体形成菌保持平衡 膨胀絮体: 丝状菌从絮体中伸出,形成絮体网(搭桥) 细菌沿丝状菌凝聚,形成细长絮体 原因:低DO,污泥负荷低,营养不足(比例失调),低pH (丝状菌适宜pH为4.5~6.5,菌胶团为6~8) 25种丝状菌 第一节 有机污染物好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及主要微生物 * 污泥膨胀现象 * 污泥膨胀的控制方法: 控制污泥负荷:0.2~0.45 kg/(kg?d) 控制营养比例:BOD:N:P=100:5:1,P不足时有利于

文档评论(0)

zhaohuif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