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雷电及防雷保护装置.pptVIP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电压技术 高电压工程系 林福昌,李 化 fclin@mail.hust.edu.cn leehua@mail.hust.edu.cn 2 第8章 雷电及防雷保护装置 是造成电力系统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 8.1 雷云放电及雷电过电压 成因:摩擦起电。 整块雷云可以有若干个电荷中心,负电荷位于雷云下部,离地大约1-5km。 第一次放电结束后,多半还会有重复雷击。 3 雷电图景-云闪 放电路径在云内、云-云之间、云-空之间, 闪电大部分为云闪 4 雷电图景-地闪 放电路径在云-大地之间,危害最为直接、严重 本课程中主要讨论地闪 5 雷电放电发展过程 6 1.雷云下行先导、地面上行先导 下行先导 大地表面感应出正电荷 临近下行先导的地面感应电荷密度剧增,在场强集中处发出上行先导 上行先导,亦称迎面先导 云内放电,为下行先导输送电荷 上、下行先导相遇产生强烈放电,形成主放电通道 7 2.主放电-回击 主放电通道向雷云方向发展,称作回击 主放电通道贯通雷云与大地,正负电荷中和,第一次放电完毕 第一次放电完毕后残留的等离子通道,为下一次放电提供了条件 8 3.后续放电 残留等离子通道 下行先导 迎面先导 主放电 主放电通道贯通云地 9 10 1. 高、尖物体更易受雷击 正电荷向最接近下行先导的塔顶流动 受塔顶正电荷的吸引,下行先导改变路径向塔顶发展 物体越高,受下行先导吸引越强烈,聚集的正电荷密度越大 尖端越尖,越容易发生尖端放电从而发出迎面先导 塔顶发出迎面先导 11 2.导体比绝缘体容易受到雷击 正电荷流向导体顶端而不流向绝缘物 下行先导向导体顶端发展 2011年7月31日18:57:23 12 13 8.1.2 雷击时的等值电路 主放电瞬间,可用开关S的闭合来模拟 Z是被击物的阻抗。 由于电荷运动形成电流,因此雷击点 电位发生突然变化u=iZ 雷电具有电流源的性质。 当Z=0时,i=2*i0; 一般,Z0=300-400 ,ZZ0,因此,也可认为i=2*i0 i称为雷电流 14 8.2 雷电参数及雷电活动规律 在雷电设计中,最关心的是雷电流波形、幅值分布及落雷密度等 8.2.1 雷电流幅值和波形 对于雷暴日数≥20的地区,我国现行推荐雷电流幅值概率为: 对于雷暴日数20的地区(除陕南以外的西边地区、内蒙古部分地区) ,我国现行推荐雷电流幅值概率为: 15 波形和极性 我国防雷规程建议值为:2.6/50 s,平均陡度为 在保护计算中,可取双指数波,为简化计算,一般可取斜角平顶波。 但在特高塔的设计中,可取半余弦波头,表达式为: I为雷电流幅值;ω为角频率,ω=π/τf=1.2106s-1,τf ­­为波头时间(2.6s)。 极性:75%-90%的雷为负极性雷,因此一般按照负极性雷进行研究。 16 8.2.2 雷暴日和雷暴小时 年平均雷暴日和年平均雷暴小时是表征雷电活动频繁程度的指标。 雷暴日:一年中有雷电的天数。在一天之内,只要听到雷声就算一个雷暴日。 雷暴小时:一年中有雷电的小时数。在一小时之内,只要听到雷声就算一个雷暴小时。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雷暴小时与雷暴日之比为3。 我国规程建议采用雷暴日作为计算单位。 17 18 8.2.3 地面落雷密度和输电线路落雷次数 地面落雷密度反映了云-地之间的放电。 地面落雷密度:每平方公里每雷暴日的对地落雷次数,用表示。 e.g. 我国标准规定:对雷暴日T=40的地区,=0.07次/km2·雷暴日 输电线路的存在,改变了雷云-地之间的电场分布,根据模拟试验和运行经验,输电线路每侧的引雷宽度为2h e.g. 对每100km的输电线路,每年遭雷击的次数为: 19 2004年湖南省每平方公里落雷数分布情况 20 雷电定位系统探测每平方公里分区的平均雷电密度图 21 8.3 避雷针和避雷线 保护原理:在避雷针(线)的顶端形成局部场强集中的空间,以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发展方向,使雷电对避雷针(线)放电,避免被保护物体遭受雷击。 避雷针(线)必须高于被保护物,避雷针的顶部为尖状。 避雷针(线)与被保护设备电气上是绝缘的 避雷针的保护范围:雷电绕击率低于0.1%的范围。 绕击:雷电绕开避雷装置而击中被保护物体。 保护范围具有相对意义,统计意义。 不能保证保护范围内物体完全不受雷击, 保护范围外物体也受保护。 8.3.1 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折线法 22 被保护物高度低时,保护半径扩大; 避雷针高度增加时,保护范围扩大有限; 工程上多采用两支或多只避雷针以扩大保护范围。 当h≤30m时,p=1;30m<h≤120m时, ;当h>120m时,按h=120m计算 23 24 电厂和变电站的面积

文档评论(0)

smash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