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瘤的microRNA通路机制研究及靶向干预-中华医学会.DOC

胶质瘤的microRNA通路机制研究及靶向干预-中华医学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医学科技奖形式审查结果公布 年份 2018 推荐奖种 医学科学技术奖 项目名称 胶质瘤的microRNA通路机制研究及靶向干预 推荐单位 推荐单位:中山大学 推荐意见: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恶性程度最高的颅内肿瘤,临床预后极差。然而目前针对胶质瘤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机制仍不清楚,其诊断和预后缺乏特异性的生物标记物;另一方面,高侵袭性的特点导致该肿瘤手术切除难度大,术后容易复发,但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抗肿瘤药物由于难以通过血脑屏障而限制了其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胶质瘤的发生发展机制,寻找有效透过血脑屏障并靶向胶质瘤细胞的药物,对于胶质瘤的诊治具有深远意义。 自2005年以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彭英教授团队开展针对胶质瘤microRNA通路相关机制以及靶向治疗的系列研究。在胶质瘤microRNA通路机制方面,建立了斑马鱼异源胶质瘤模型,发现了miR-138、miR340、miR34a及其靶向基因对胶质瘤增殖和生长的抑制作用;EZH2参与胶质瘤的免疫抑制;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促进胶质瘤血管生成拟态形成。针对抗肿瘤药物不容易透过血脑屏障的临床难题,成功构建了几种新型胶质瘤靶向给药系统:包括乳铁蛋白(Lf)和透明质酸(HA)双重修饰的大分子前药,OX26/CTX-PL/pC27脂质体复合物,以及叶酸聚乙二醇接枝支化聚乙烯亚胺(FA-PEG-PEI)靶向纳米材料,均显示出良好的靶向效应和肿瘤杀伤作用。该研究具有创新性、实用性,技术资料真实可靠,完成单位和人员排序无争议,推荐申报中华医学奖。 项目简介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脑原发肿瘤,临床预后极差,平均生存期仅为15-18月,五年生存率小于10%。目前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是对胶质瘤的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机制仍不清楚,其诊断和预后缺乏特异性的生物标记物;此外,由于该肿瘤的高侵袭性,手术往往难以将肿瘤细胞完全切除,近年来学者们致力于在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方面寻求突破,但血脑屏障的存在限制了抗肿瘤药物进入脑实质,是导致胶质瘤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因此深入研究胶质瘤的发生发展机制,寻找有效透过血脑屏障并靶向胶质瘤细胞的载体和药物,对于胶质瘤的诊治具有深远意义。 自2005年以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彭英教授团队在多项国家级基金项目的支持下,开展针对胶质瘤microRNA相关通路的发病机制研究以及靶向药物的临床前研发。取得如下成绩:1、建立了斑马鱼异源胶质瘤模型,利用斑马鱼透明的特点,用以直接观察胶质瘤在体内生长转移的过程。同时,还建立了大鼠颅内原位胶质瘤静脉给药治疗模型,避免了颅骨钻孔给药的损伤,大大提高了临床应用的可能性。2、在胶质瘤microRNA相关信号通路机制研究方面,发现了miR-138、miR340、miR34a及其靶向基因对胶质瘤增殖和生长的抑制作用;miRNA-138的下游靶基因EZH2参与胶质瘤的免疫抑制;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不但参与胶质瘤的免疫抑制,还能促进胶质瘤血管生成拟态形成。3、针对抗肿瘤药物不容易透过血脑屏障的临床难题,成功构建了几种新型胶质瘤靶向给药系统:包括乳铁蛋白(Lf)和透明质酸(HA)双重修饰的大分子前药,OX26/CTX-PL/pC27脂质体复合物,以及叶酸聚乙二醇接枝支化聚乙烯亚胺(FA-PEG-PEI)靶向纳米材料,均显示出良好的跨血脑屏障作用及肿瘤靶向效应。 相关研究成果先后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了代表性论文20篇,其中最高期刊影响因子(2016)为9.122,所发表代表性文章共被引用490次,他引448次,获得发明专利一项(授权号ZL201310335451.6),举办了《神经病学前沿研究进展》等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共5期,培养了博士研究生7名及数名有发展前景的中青年科学研究人才。本项目先后在上海瑞金医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等省内外十多家三甲医院进行推广应用。相关成果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胶质瘤microRNA相关发病机制的认识,为胶质瘤的新型靶向药物研发提供了临床前证据,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序号 类别 国别 授权号 授权 时间 知识产权具体名称 发明人 1 中国发明专利 中国 ZL201310335451.6 2015-08-12 OX26/CTX-PL/pC27复合物及其在治疗神经胶质瘤中的应用 彭英 代表性论文目录 序号 论文名称 刊名 年,卷(期)及页码 影响 因子 通讯作者(含共同) SCI 他引次数 他引总次数 通讯作者单位是否含国外单位 1 VEGF induces angiogenesis in a zebrafish embryo g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