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元代文学课件第四章 白朴和马致远.pptVIP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元代文学课件第四章 白朴和马致远.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节:白朴和《梧桐雨》 一:白朴的生平 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祖籍山西河曲县,后徙居真定,晚岁寓居金陵。 白 朴 二、《梧桐雨》的内容梗概 《梧桐雨》的艺术创新 在我国的诗文中,梧桐形象,本身即包含着伤悼、孤独、寂寞的意蕴。白朴让梧桐作为世事变幻的见证,让雨湿寒梢、敲愁助恨的景象,搅动了沉淀在人们意识中的凄怨感受,从而使剧本获得了独特的艺术效果,可以说,从《梧桐雨》的戏剧冲突生动跌宕,笔墨酣畅优美,而构筑的意境则深沉含蓄。浓重的抒情性以及醇厚的诗味,使这部历史剧成为元代文坛的一树奇花。 第二节:《墙头马上》 一、《墙头马上》的戏剧内容 尚书裴行检、儿子裴少俊 洛阳总管李世杰、女儿李千金 墙 头 马 上 二、《墙头马上》的喜剧性冲突 三、《墙头马上》的艺术风格 《墙头马上》以紧凑、生动、欢快的节奏取胜。作者充分显现出他善于通过戏剧场面刻划人物形象的才能。裴秀才的志诚忠厚,李小姐的大胆泼辣,祖孙遭遇的戏剧场面,加之调侃与诙谐,几乎场场使人捧腹大笑,使人笑得开怀,让人在笑中领悟道理,这是与《梧桐雨》完全不同的风格婚恋戏中的一种特殊品味的作品。 第三节 马致远和《汉宫秋》 一、马致远生平 马致远,大都人,晚号“东篱”,其杂剧内容以神化道士为主。 “曲状元” 马 致 远 二、《汉宫秋》的剧情 王 昭 君 三、《汉宫秋》题材的创新 (一)、把汉和匈奴的关系写成衰弱的汉王朝为强大的匈奴所压迫。 (二)、把王昭君主动远嫁改为毛延寿求贿不遂,在画像时丑化昭君,最后昭君被迫和番。 (三)、把毛延寿的结局处理为逃往匈奴,引兵来攻,强索昭君,却被匈奴押送汉朝斩杀。 (四)、把元帝写成一个软弱无能、为群臣所挟制而又多愁善感、深爱王昭君的皇帝。 (五)、把昭君嫁至匈奴的结局,写成在汉与匈奴交界处的黑龙江投江自杀。 四、《汉宫秋》的艺术特点 《汉宫秋》以“琵琶”和“雁”的意象为线索贯穿全剧,更增加了此剧的悲凉气氛,汉元帝与昭君的初见,即以琵琶为契机,以后的每次幸事都以琵琶为号,最后惨别,也以琵琶作结;而雁的意象“雁口”、“雁叫”、“雁声”等意象贯穿全剧,结尾以呀呀的雁叫声,使全剧笼罩了灰暗荒漠的气氛,更显示出北方之地特有的苍凉。这种表现方式既使全剧结构紧凑,也使全剧具有浓厚的抒情气氛,为南、北观众所乐于接受。 第四节: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和《陈抟高卧》 一、《陈抟高卧》剧情 二、《陈抟高卧》儒道兼融的思想。 三、《陈抟高卧》语言自然、优美又潇洒豪俊,堪为文采派的代表。 * * 第四章 白朴和马致远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ormiti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