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X年大学生纪念抗战 70 周年社会实践
报告
人民抗日战争是全民的抗战、全面的抗战,是自 1840
年人民反侵略反奴役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
民族由危亡到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在全民抗战中,全民族抗
日教育如火如荼,在抗战烽火中弦歌不断、薪火不绝,为坚
持抗战和争取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实行抗战教育政策,使教育为长期战争服务”
抗战初期, “亡国论”暗流涌动, “速胜论”笼罩一时,
抗日战争的发展前途究竟如何根据中日两国的特点和国际
形势,毛泽东认识到战争的长期性,提出了抗日战争是持久
战的著名论断。为了坚持抗战,最终赢得抗战胜利,教育必
须为长期战争服务,必须唤起民众,必须为抗战建国准备各
级各类人才。教育不仅要考虑抗战胜利的需要,还要考虑到
战后建国的需要,这为抗战教育提供了方向。
( 一) 共产党率先提出教育要为抗战服务的主张
七七事变后,共产党率先提出了教育要为抗战服务的主
张,把国难教育、国防教育转变为抗战教育。中共中央 1937
年 8 月 25 日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从中华民族的整
体利益出发, 明确提出了 “抗日的教育政策” ,号召进行 “三
实”教育变革: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 ; 实
施普及义务免费的教育方案,提高人民民族觉悟 ; 实行全国
学生的武装训练。 1938 年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 毛泽东代
表中共中央作了《论新阶段》的报告,明确指出了“支持长
期战争与取得最后胜利之唯一正确的道路,在于统一团结全
民族,力求进步与依靠民众。 ”全民族最迫切的任务之一是
“实行抗战教育政策,使教育为长期战争服务” ,“在一切为
着战争的原则下,一切文化教育事业均应使之适合战争的需
要”。各根据地、边区政府具体实行抗战教育的四大政策。
各抗日根据地在抗战教育政策的指导下,创建了干部教
育与群众教育、普通教育相结合的新型教育体系。 “政治路
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有计划地培养培训抗战
干部,就成了“战斗任务” 。为了教育老干部,使他们理解
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适应抗战新形势,同时,为了争取
大批青年知识分子为抗战服务,创办了许多干部学校。仅党
中央直接领导的高级干部学校就达 17 所,如人民抗日军政
大学、陕北公学、女子大学、鲁迅艺术文学院、泽东青年干
部学校、延安自然科学院、延安大学、华北联合大学等。其
中,抗大总校办学 9 年,共毕业了 8 期学员,共 29072 人。
“抗大抗大,越抗越大” ,根据地到哪里,抗大就在哪里扎
根。抗大先后创办了 12 所分校,共培训出十万余名军政干
部。“培养一批,输送一批” ,学员们“到人民中去生根、开
花”。干部教育为抗战胜利和建国复兴培养了大批的抗战建
国人才。
群众教育和普通学校教育也为抗战建国服务。群众教育
以“提高和普及人民大众的抗日知识技能和民族自尊心为中
心”,培养具有民族意识、有胜利信心、有战争与生产所直
接需要的知识技能的抗日国民。中小学教育强调爱国主义和
民族精神。各抗日根据地因地制宜,采用正规的中小学与不
正规的村学、识字组、读报组等多种形式办学,根据群众自
愿原则组织文教工作,实行“民办公助” 。有些根据地颁布
一系列的法令,如《中学法》 《小学法》《小学教员任用及其
待遇条例》 《社会教育组织暂行条例》等,动员、保障教育
事业的发展。在条件更危险的游击区,广大抗日师生创造了
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式开展抗战教育,抵制奴化教育。有
的准备两套教材, 轮流站岗放哨, 敌来则应付, 敌退则恢复 ;
有的则在地道中坚持教学,宣传抗日。
( 二) 国民政府实施战时教育体制
面对日本侵略者对文教事业的破坏,国民政府为保存教
育的命脉,实施战时教育体制,采取了四大举措:
一是有计划地将大学迁入内地。为保存教育的命脉,
1937 年 8 月国民政府行政院举行特别会议讨论东部高校西迁
问题。 9 月 2 日教育部下令各校内迁。 1938 年专门成立了全
国战时教育协会,具体负责高校内迁工作。开始了近现代最
大规模的教育内迁。北大、清华、南开先是迁往长沙,后再
迁云南,组成西南联合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平大学、北
洋工学院三校师生转移至西安, 1938 年再迁至陕南城固、 南
郑等处,组成西北联合大学。整个抗战时期,全国 114 所大
专院校,有 77 所内迁。沦陷区 90%的高级知识分子、 50%的
中级知识分子得以转移到大后方, “保存了民族的知识力量
和控制了对敌作战的教育制高点。 ”
二是创办国立中学,接收沦陷区流亡学生。沦陷区许多
中学被迫停办,师生四散,流亡内地。国民政府教育部改变
了以往无国立中学的办学体制,在内地设立临时国立中学,
专门接收沦陷区流亡学生。 1938 年 2 月,教育部颁布《国立
中学暂行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卖油翁》课下注释(部编版七年级下第十二课).doc
- 《侵权责任法》医疗损害责任改革的成功与不足(一).doc
- 《数据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doc
- 《水平定向钻进敷设给水管道预算定额(试行)》(精).doc
-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课题方案.doc
-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反思.doc
-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doc
- 《增广贤文》带注释课本全文(学生阅读版)解析.doc
- 【2019年整理】特种设备检验收费项目和标准.doc
- 01【唱歌技巧】唱歌应该用嘴还是用鼻子吸气呢.doc
- 正确处理同学关系-河南省淮滨高级中学下学期主题班会课件.pptx
- 点燃航天梦,筑梦正当时!-高一上学期载人航天(神十九)主题班会课件.pptx
- 树立责任意识,做有责任的人-高中上学期主题班会课件.pptx
-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高一上学期戍边英雄主题班会课件.pptx
- 新学期开学收心,家长做法高一下学期主题班会课件.pptx
- 爱的不等式-我的父母我的家-高一上学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课件.pptx
- 新高三总动员-高中课主题班会课件.pptx
- 消除安全隐患保护校园平安--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消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pptx
- 挺进高二,奠基高考--高二上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课件.pptx
- 推广普通话,“语”你同行全国普通话推广宣传周-高中上学期主题班会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