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完整的诗歌鉴赏知识体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知识储备 (一)识别题材(观其大略,把握主体) (二)9看: 1、看标题(识对象、参主旨、解感情) 2、看作者(解背景) 3、看注释(解难点) 4、看意象(解感情) 5、看诗眼(解主题) 6、看典故(明出处、主旨) 7、看末句(参主旨) 8、看题干(得启示:区间、顺序、方法) 9、看赋分(配答案) (三)五大考点 1、形象: 2、语言 3、表达技巧 4、思想内容、情感、主旨 5、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形象 语言 炼字 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 诗言情 答题角度与思路 一、内容角度 1、句子意思 2、描写情境 3、上下文意 4、诗作标题 5、全诗意境 6、诗人感情 规范答题 * 构建完整的诗歌鉴赏知识体系 安阳一中 郭海珍 2014年12月5日星期五 1、诗歌发展史回顾 2、诗歌体裁知识 3、常用规范术语 4、诗歌鉴赏常见题型 二、鉴赏程序 (四)答题角度与思路 (五)规范答题 人 物 景 塑造的人物 抒情主人公 鉴赏 形象 概括方法: 特征+身份+结合诗句+情感 人物刻画方法:语言、心理、神态、动作、肖像、环境、其他事物映衬 咏物诗 托物言志、象征、自况、比喻 形似:习性、色泽、环境、…… 神似:精神、品质 意象 意境 画面 积累诵读意象页子 (两个双音节词语概括、5个角度) ( × ×特征的× 地方的×季节图) 鉴赏景物角度:5个 炼句 语言风格 诗眼(含“关键字”) 实字 虚字 动词 名词 形容词 凝练、形象、生动传神(注意多义、拟人和活用的词语) 词性、对象 勾勒人物形象、 传情达意、 摹写物态 色彩词(画面感、对比),活用(动静变化、气氛、情感) 叠词(具体有形,韵律美),活用(动静变化) 数词 副词(时间、程度) 拟声词 叠词(具体有形,韵律美),活用(动静变化) 意思情感丰富 结构特殊:倒装、互文、凝练、列锦 运用修辞 位置特殊:首句(点题、开篇、奠定基调)尾句(卒章显志、以景结情)、中间句(转折、承上启下) 内容和艺术角度 清新、质朴、含蓄、沉郁、细腻…… 修辞手法 构思技巧 描写 抒情 …… 白描 细描 简笔勾勒特征 多种手法:多种感官结合、角度(远近高低俯仰)、色彩、正侧、动静、点面、虚实、具体修辞手法 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情景关系、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象征、用典、衬托、对比、怀古伤今 =表现手法 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对偶、夸张、双关、通感、排比、反复、设问、反问、对比 抑扬结合、开门见山、伏笔照应、层层深入、重章叠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以景结情、卒章显志、起承转合、画龙点睛 内容、情感、主旨 诗言理 诗言志 纯情 多情 移情 儿女情长 建功立业 离愁别绪 归隐自然 爱情诗、闺怨诗 渴望建功、壮志难酬、保家卫国 山水田园、写景抒情 哲理诗、议论的诗句 咏物诗、干谒诗 羁旅思乡、登临怀古、送别 二、艺术角度 指出表现手法+分析修辞手法或结构形式效果) 全面排查 方向明确 规范表述 ①书写工整化、 ②层次段落化、 ③表述要点化、 ④要点序号化、 ⑤重点重复化 *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