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80年代戏剧 第一节 80年代戏剧概述 一、话剧发展的基本脉络 二、发展历程的回顾与评述 第一阶段(1977一1979) 此阶段戏剧(话剧)创作最大的特点是,真实、深刻地反映现实,表达人民的意志,传达时代的声音,现实主义戏剧传统恢复并取得了重要的收获。 第二阶段(1980~1985) 进入80年代,“话剧热”降温,话剧开始步入困境。 A、关于戏剧观的讨论 B、“探索戏剧”的兴起 C、关于现实主义戏剧 第三阶段(1986~1989) 三、问题与局限 首先,同建国后十七年相比,描写工业和城市生活题材的话剧发展较快,反映农村生活和少儿生活的却显太少。 其次,就质量上看,虽出现了一些超过十七年同类题材话剧创作水平的作品,但真正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作品还不多。 第二节 沙叶新、高行健 一、沙叶新的剧作 (一)、生平与创作 1939年生于江苏南京,回族,中学时即开始发表文艺作品,1957年考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61年毕业后,被保送至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创作研究班学习。1963年分配至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任编剧。 50年代发表过《妙计》、《美国剧院的悲剧》等短篇小说。沙叶新戏剧创作始于60年代,1965年创作独幕喜剧《一分钱》。新时期十年中,沙叶新先后创作发表了《约会》、《假如我是真的》(与人合作)、《风波亭的风波》(与人合作)、《论烟草之有用》、《大幕已经拉开》(与人合作)、《陈毅市长》等剧作。其中,话剧《假如我是真的》、《马克思秘史》、《寻找男子汉》、《耶稣?孔子?披头士列依》均引起争议,成为话剧界引人瞩目的作家。 他的剧作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个性,主要表现在: (1)在内容上力求在历史、现实、未来的联络中,表现我们生活中的重要课题,注重主体思考的投入和哲理意蕴的开掘。 (2)在创新突破的同时,善于寓庄于诸,庄谐结合,呈现一种喜剧性色彩; (3)注重观众因素,能巧妙地把观众因素组织结合进去,产生出特殊的戏剧效果。 (二)、主要剧作评析 1、呼唤理想的人民公仆——《假如我是真的》分析 这是一个相当精彩的社会讽刺剧,剧作者巧妙地通过李小璋的行骗和被戳穿的过程,对干部中存在的特权现象予以无情的剖析和辛辣的嘲笑,体现了剧作者出色的喜剧才能。 2、《陈毅市长》 继《假如我是真的》以后,沙叶新创作了十场话剧《陈毅市长》(载《剧本》1980年第5期,该剧获文化部和中国戏剧家协会联合颁发的1980-1981年全国话剧优秀剧本奖。)。戏剧上演后,获得了社会广泛的赞誉。 这些剧作的突出特点是: (1)彻底破除了江青一伙不准写真人真事的禁令,大胆地描写了老一悲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使许多伟大的历史事件真实地再现在戏剧舞台上; (2)清除了封建主义的英雄史观,把领袖人物从天上请回人间,撤去了他们头的灵光圈。既写他们成功时的欢乐,也写他们失败后的懊丧;既写他们的戎马生涯,也写他们的家庭生活,从不同侧面展示他们的成长,发展,七情六欲和喜怒哀乐; (3)将他们置身于民族解放战争的最前列,又置身于千百万群众的斗争中,着力写出他们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话剧《陈毅市长》即是其中的佼佼者,突出地体现了上述这些特点。 《陈毅市长》的成功就全在于它的突破和创新。 第一,题材和主题方面的新拓展 第二,结构上的大胆创新 第三,写出了陈毅的新面貌 3、《马克思秘史》 1983年为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沙叶新创作了《马克思秘史》,把一个世纪前的历史拉回到现实。 作者从秘史、琐事、私生活的角度取材,把正在潜心写作《资本论》的革命家马克思同好丈夫、好父亲、好朋友的普通人的马克思集于一体,多侧面地展示出马克思的平凡与伟大。“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 4、《寻找男子汉》 作者以普遍的社会心理作为解析对象,在舒欢寻找真正男子汉的一次次失望中,透视了阳刚之气缺乏、萎靡之气充塞的社会病态文化心理。作者寄希望于青年改革家,反映了在改革中重构民族人格的乐观信念。作者曾指出:“我的追求便是她的追求,她的寻找也是我的寻找。我和舒欢寻找的是那能使我们民族从孱弱转为刚强的一种情操,一种气概,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沙叶新:《我还寻找什么》,《戏剧界》1986年第5期。) 二、高行健 1、生平和创作 1940年生于江西赣州。1979年发表中篇小说《寒夜的星辰》,此后还发表过小说《有只鸽儿叫红唇儿》。1981年出版论著《现代小说技巧初探》,引起较大反响。 由他执笔的《绝对信号》上演后,引起广泛关注。此后,高行健陆续发表剧作,有《车站》、《现代折子戏》(《模仿者》、《躲雨》、《行路难》、《喀巴拉山口》四种)、《野人》、《彼岸》等。1985年出版《高行健戏剧集》(群众出版社)。还有专著《现代戏剧手段初探》。现居法国并加入该国国藉。2000年因小说《灵山》获当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2、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民事诉讼法学课件第二章 人民法院.ppt
-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民事诉讼法学课件第九章 民事诉讼证据与证明.ppt
-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民事诉讼法学课件第六章 民事诉讼当事人.ppt
-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民事诉讼法学课件第七章 民事诉讼代理人.ppt
-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民事诉讼法学课件第三章 诉权与诉.ppt
-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民事诉讼法学课件第十八章 审判监督程序.ppt
-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民事诉讼法学课件第十二章 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强制措施.ppt
-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民事诉讼法学课件第十九章 执行程序概述.ppt
-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民事诉讼法学课件第十六章 非讼程序.ppt
-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民事诉讼法学课件第十七章 民事诉讼裁判.ppt
文档评论(0)